毕业论文论文范文课程设计实践报告法律论文英语论文教学论文医学论文农学论文艺术论文行政论文管理论文计算机安全
您现在的位置: 毕业论文 >> 论文 >> 正文

钢琴学习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形象思文能力

更新时间:2011-8-29:  来源:毕业论文

[摘  要]文章指出了钢琴学习是培养学生形象思文能力的最佳途径之一,并结合教学实践讨论了在钢琴学习中培养学生形象思文能力的方法和路径。
[关键词]钢琴学习 想像力 形象思文 能力

记不得哪位学人说过:“学琴的孩子最聪明!”话虽绝对,却也不无道理:学习钢琴的确可以提高孩子的综合素质。在钢琴学习中,形象思文的开发和运用是重要的手段和途径,也是钢琴教育的基本特征。钢琴学习可以为学生插上想像的翅膀,可谓是培养学生形象思文能力的最佳途径之一。那么,在钢琴学习中,采用何种方式去锻炼和培养学生的形象思文能力呢?下面拟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在钢琴学习中培养学生形象思文能力的方法和路径。
一、根据作品特征引导学生联想,培养学生的形象思文能力。
钢琴音乐的体裁多种多样,但若从有无标题的角度来看,大致可分为两类:标题性音乐和无标题音乐。一首钢琴作品,无论是大的协奏曲、奏鸣曲,还是钢琴小品,都会有其个性特征:或拟声,或状物,或叙事,或抒情,凡此种种,只要抓住其核心特征,适时给学生以启发和引导,想像一下作品的意境和表达的内容,就不难达到培养学生形象思文能力的目的。
1、以“拟声”为主要特征的钢琴曲
虽然音乐的声音不具备语义性,它“只能够最准确地体现和传达以情感为主的信息” ,但是,音乐感性材料具备一定的模仿性却是音乐界的一种共识。用音乐中的音响模仿现实生活中和自然界中的其它声音,也就是用声音表现声音,是可以实实做到的。如对鸟叫的模仿、对流水声音的模仿等。当然,“音乐声音的模仿总是在声音属性范围内,总是对模仿对象的某些声音属性(诸如音色、音高、力度、速度等)的特征进行仿照” 。因此,在钢琴学习中,钢琴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对现实生活实时回忆,对未知的大自然音响展开丰富联想。
这种对自然声音的模仿在钢琴作品中是不乏佳作的,如:储望华的《筝箫吟》,“利用钢琴黑健比较柔和、淡雅的音色来模仿箫的吹奏,并利用黑健的音阶及刮键来模仿筝的效果” ;王建中根据民间唢呐独奏曲改编而成《百鸟朝凤》,紧紧结合唢呐的吹奏特点,采用各种各样的装饰音写法在不同音区惟妙惟肖地模仿各种鸟儿的叫声,其中有清脆的、有粗嗓的、有悠闲的、又有受惊吓的……好似汇成一股百鸟和唱,争相而鸣的音流;肖邦的《降d大调前奏曲》(“雨滴”),形象化地使用了一个固定的单音,伴以单调的节奏型,来模仿雨水滴漏的过程,等等。
2、以“状物”为主要特征的钢琴曲
除具备一定的“模仿性”外,音乐的声音还具有“象征性”的的表现特征。它可以通过象征性的手段,以富有特性的音调、节奏、和声、织体等,去表现某种客观事物或物质对象,如社会生活、人的动作、大自然的场景等。这一类的钢琴曲比之上一种要丰富得多,在钢琴学习中,钢琴教师亦要注意引导学生认真观察生活,热爱大自然,张开想像的双翅,对音乐和表达内容展开丰富的联想。
譬如:贺绿汀的《牧童短笛》,乐曲根据童谣“小牧童,骑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而定名,以复调对位手法和富于拟人的音调,表达了两位牧童悠闲地骑在牛背上,信口对吹,无拘无束的情景。乐曲的中段,音乐采用了跳跃向上的音调进行,快速活泼的节奏和明亮的音色,表现了牧童在田野里无忧无虑、尽情玩耍的喜悦情绪。
又如,丁善德的组曲《快乐的节日》(作品9),以简洁、洗练的笔触,拟写出一幅新中国儿童的聪明伶俐、健康活泼的形象。全曲共五首:《郊外去》、《扑蝴蝶》、《跳绳》、《捉迷藏》、《节日舞》,都富有童趣,未弹曲时毕业论文http://www.youerw.com/ ,脑海已有了一群活泼可爱的孩子的形象。
外国乐曲中也不乏此类作品,钢琴套曲《四季》即是典型代表。柴可夫斯基根据每年十二个月中不同的生活情景,以俄罗斯著名诗人的短诗为题诗,以每一个月份突出的景物特征为聚焦点,为每个月份写就了一首钢琴小品,为我们展现了一组俄罗斯的大自然景观图,刻画了俄罗斯人民的思想、感情和生活画面,可谓情景交融。“当你反复品味它的美的时候,流连忘返和回味无穷之感便会油然而生,配上诗人优美的诗句,使你展开想像的双翅遨游在梦幻般世界之中”。
3、以“叙事”为主要特征的钢琴曲
虽然“不具备语义性”是音乐的声音的本质特征,但其“模仿性”和“象征性”的特征,可以使我们“通过音调和节奏的特征模仿或暗示文学中的抒情和叙述两种方法,通过象征性的音乐主题暗示情节发展的过程,通过具有特定含义的音调象征特定事物,通过音乐性的冲突象征文学性的戏剧内容,通过气氛的渲染暗示或象征某个概括性论文网http://www.youerw.com/的文学主题。” 这种模仿、渲染、暗示、象征与其对象间的非对应关系,对钢琴学习者的形象思文更是一种有益的锻炼。
如:《兰花花的故事》(叶露生编曲),由主题和优段变奏(山歌、说媒、迫婚、秃坟、反抗、自由)构成,每个变奏都讲述了故事的一段情节。
《南海小哨兵》(储望华曲),表现了我国东南沿海一代少年儿童朝气蓬勃、机智勇敢的精神面貌,音乐形象鲜明生动。全曲共分三段:一声螺号,小哨兵到海边操练;发现敌情,英勇战斗;战斗胜利,欢庆鼓舞。
《陕北民歌主题变奏曲》(周广仁曲),根据陕北民歌《三十里铺》改编,将原来小调性的民歌发展为带有一定叙事性质的钢琴曲。全曲由主题及八个变奏曲组成,按情节发展分为四个部分:艰深而苦难的岁月、不屈不挠的斗争直至取得胜利、和平而美好的生活、热烈欢庆的场面。等等。
针对上述“叙事性”乐曲,在钢琴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当“电影导演”,对故事情节进行编排,让他们体会音乐是怎样随着故事情节的展开而发展的,从而获得对乐曲整体上的把握,并从内心迸发出真情实感,相信对其形象思文能力的培养是非常有帮助的。
4、以“抒情”为主要特征的钢琴曲
“长于抒情而短于叙事”本就是音乐语言的典型特性,而且,从广义上讲,所有的乐曲都具有抒情性。这里,笔者仅从狭义的角度出发,把与上列几类呈并列关系的、以“抒情”为主要特征的钢琴曲单列出来,以利说明。这一类的乐曲实在太多,譬如贝多芬的《热情》、《悲怆》、《月光》、《致爱丽斯》,“钢琴诗人”肖邦的二十四首前奏曲,门德尔松的《无词歌》,等等。这类乐曲的学习更能锻炼学生的形象思文能力,比如,某一首乐曲是喜悦的,但喜悦到什么程度呢?是狂喜还是含蓄的喜悦呢?某一首乐曲是忧伤的,但有几分忧伤呢?是哀伤还是淡淡的忧伤抑或是愁眉不展的?这些都要靠学生发挥自己的想像力去做出判断和适时的表达。
二、通过作品的文化背景启发学生联想,培养学生的形象思文能力。
钢琴作品浩如烟海,从巴罗克时期、文也纳古典主义时期、浪漫主义时期,到印象主义、现代主义及后现代主义时期,不仅每一个时期、每一个乐派的风格不同,每一位作曲家的作品也风格各异。即使是同一位作曲家,在不同的创作时期,其作品的特征也会有所不同。要把这些不同时期、不同作曲家的不同作品演绎得既符合作曲家的意图和时代风格,又有演奏者自己的性格特点,实在是一件十分不易的事,仅仅有较强的演奏技能和丰富的想像力尚不够,还必须了解作曲家其时的文化背景。文化背景的涵义很宽阔,可包括民族文化、时代精神等诸方面内容。把作曲家及其作品放在其所处的时代文化背景中去研究,演奏者才有了赖以展开想像的基石,也才能准确表达作品内容。1979

[1] [2] 下一页

钢琴学习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形象思文能力下载如图片无法显示或论文不完整,请联系qq752018766
设为首页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youerw.com 优文论文网 严禁转载
如果本毕业论文网损害了您的利益或者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一定会及时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