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论文范文课程设计实践报告法律论文英语论文教学论文医学论文农学论文艺术论文行政论文管理论文计算机安全
您现在的位置: 毕业论文 >> 论文 >> 正文

基于单片机控制的人体健康监测系统(文献综述+流程图+源程序) 第6页

更新时间:2010-4-19:  来源:毕业论文
基于单片机控制的人体健康监测系统(文献综述+流程图+源程序) 第6页
2.4温度检测的原理及设计
DS18B20的介绍:DS18B20是美国DALLAS半导体公司继DS1820之后最新推出的一种改进型智能温度传感器。与传统的热敏电阻相比,他能够直接读出被测温度并且可根据实际要求通过简单的编程实现9~12位的数字值读数方式。可以分别在93.75 ms和750 ms内完成9位和12位的数字量,并且从DS18B20读出的信息或写入DS18B20的信息仅需要一根口线(单线接口)读写,温度变换功率来源于数据总线,总线本身也可以向所挂接的DS18B20供电,而无需额外电源。因而使用DS18B20可使系统结构更趋简单,可靠性更高。他在测温精度、转换时间、传输距离、分辨率等方面较DS1820有了很大的改进,给用户带来了更方便的使用和更令人满意的效果。DS18B20采用3脚PR35封装或8脚SOIC封装,如图6所视

 

 

   
                           图 6 DS18B20的管脚
 DS18B20内部结构主要由四部分组成:64位光刻ROM、温度传感器、非挥发的温度报警触发器TH和TL、配置寄存器。ROM中的64位序列号是出厂前被光刻好的,它可以看作是该DS18B20的地址序列码,每个DS18B20的64位序列号均不相同。64位ROM的排的循环冗余校验码(CRC=X8+X5+X4+1)。ROM的作用是使每一个DS18B20都各不相同,这样就可以实现一根总线上挂接多个DS18B20的目的。内部结构[2]如图

 

 

 

 

 


DS18B20的温度转化
DS18B20中的温度传感器可完成对温度的测量,以12位转化为例:用16位符号扩展的二进制补码读数形式提供,以0.0625℃/LSB形式表达,其中S为符号位。见表1:

表1 温度的二进制补码形式
 Bit 7 Bit 6 Bit 5 Bit 4 Bit 3 Bit 2 Bit 1 Bit 0
Ls byte 
 
 
 
 
 
 
 

 Bit 15 Bit 14 Bit 13 Bit 12 Bit 11 Bit 10 Bit 9 Bit 8
Ms byte S S S S S 
 
 


这是12位转化后得到的12位数据,存储在18B20的两个8比特的RAM中,二进制中的前面5位是符号位,如果测得的温度大于0,这5位为0,只要将测到的数值乘于0.0625即可得到实际温度;如果温度小于0,这5位为1,测到的数值需要取反加1再乘于0.0625即可得到实际温度。
例如+125℃的数字输出为07D0H,+25.0625℃的数字输出为0191H,-25.0625℃的数字输出为FF6FH,-55℃的数字输出为FC90H。[3]见表2:
表2 温度的转化
125℃ 0000 0111 1101 0000 07D0H
85℃ 0000 0101 0101 0000 0550H
25.0625℃ 0000 0001 1001 0001 0191H
10.125℃ 0000 0000 1010 0010 00A2H
0.5℃ 0000 0000 0000 1000 0008H
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H
-0.5℃ 1111 1111 1111 1000 FFFFH
-10.125℃ 1111 1111 0101 1110 FF5EH
-25.0625℃ 1111 1110 0110 1111 FE6FH
-55℃ 1111 1100 1001 0000 FC90H
DS18B20的读写时序
 DS18B20的一线工作协议流程是:初始化→ROM操作指令→存储器操作指令→数据传输。其工作时序包括初始化时序、写时序和读时序,它的读写分4种类型:分别是写1、写0、读1、读0。
DS18B20的初始化时序
对1-wire器件的所有操作都是从初始化开始的,初始化过程由主机的复位脉冲和1-wire器件的应答脉冲组成。对1-wire器件的复位脉冲实际上是主机通过拉低总线来实现的,主机通过拉低总线480um以后再把总线拉高使总线上所有1-wire器件复位,总线上1-wire器件接到复位脉冲后便通过拉低总线告诉主机1-wire器件已经准备就绪。7]如图3所示:
图8 DS18B20的初始化时序
 DS18B20的写时序
写时序起始于单片机拉低总线。产生写1时序的方式:单片机在拉低总线后,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页  >> 

基于单片机控制的人体健康监测系统(文献综述+流程图+源程序) 第6页下载如图片无法显示或论文不完整,请联系qq752018766
设为首页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youerw.com 优文论文网 严禁转载
如果本毕业论文网损害了您的利益或者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一定会及时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