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论文范文课程设计实践报告法律论文英语论文教学论文医学论文农学论文艺术论文行政论文管理论文计算机安全
您现在的位置: 毕业论文 >> 论文 >> 正文

会计论文-对现代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的研究 第2页

更新时间:2009-3-20:  来源:毕业论文
会计论文-对现代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的研究 第2页专题部分  对现代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的研究
21世纪,在经济发达国家,科学技术在经济增长中的贡献已高达60-80%,“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时代即新经济时代已经来到或即将来临,新经济的内涵即科技,当今世界各国在经济领域的竞争实质上已演变为一场科技的竞争,抓住了发展科技这把金钥匙,也就抓住了发展新经济的关键,新经济-新经济是以科学技术为主体的知识的生产、分配和使用(消费)为最重要因素的经济。新经济时代是一个高度重视管理的时代,借助于管理,科学技术才能转化为生产力,只有科技和管理的共同发展,才能使新经济得以快速发展。新经济时代,由于企业生存环境的巨大变化,企业财务管理的目标、模式、观念、内容等都受到巨大影响与冲击。
一、现代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的背景分析
(一)当代政府的职能youerw.com
自科技革命以来,企业在人类生活中所处的地位越来越重要。随着生产力和科学技术水平的发展,工业经济取替农业经济,在人类生产和经济生活占据主导地位,市场经济取代了传统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企业也替代了传统的农业家庭,成为“养活”人类的主要载体。当我们用心观察当今的世界,会发现有两大巨人是我们无力逃避的:政府、企业。当我们用更敏感的眼光来观察跨国公司的发展时,对于企业在人类生产、生活中的地位,无疑会有更深刻的认识。企业正成为我们生产、生活的轴,这是潮流、是趋势。企业化的生产、企业化的服务,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服务)质量。企业——这种古老而又新鲜的生产组织结构,为人的解放、人类生活质量的提高做出了无可比拟的贡献。但另一方面,我们也要谨慎地思考:是不是每一个人都能享受到企业所创造的收益和福利?我们的社会因此更加平等了吗?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否更加和谐?我们摆脱了土地的束缚,是否又沦为企业的奴隶?上述种种问题看起来更像是哲学家或社会学家的任务,但它们同样也是所有优秀的经济学家思考的终极问题,是他们思考的核心和目的。经济学家的研究都是在一个大前提——追求资源的最优配置和社会福利的最大(优)化——下展开的。
(二)当代企业发展的目标
我们应从企业的角度来思考生产、社会和人类的生活。事实上,有关企业的研究自经济学诞生以来就从未停止过,有关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的研究属于企业研究的一部分,企业理论为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研究提供了深刻的理论支持。企业理论是关于企业的产生、性质、边界和企业内部经济关系的理论。财务管理是企业活动的核心内容,财务管理目标则是企业进行财务管理活动所要达到的目的,是财务管理活动的行动指南。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的演变总是与企业理论的发展密切相关,从新古典企业理论的利润最大化目标到企业契约理论的股东财富最大化目标,再到企业治理理论的企业价值最大化目标,直至最新的企业能力理论以人为本的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最大化目标,在不同的企业理论的影响下,产生了不同的财务管理目标。可以说,财务管理的目标是企业理财活动所希望实现的结果,是评价企业理财活动是否合理的基本标准。确立合理的财务管理目标,在理论和实践上都有重要的意义。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的确定取决于一个基本的概念:企业。
二、企业理论概述
(一)古典企业理论
古典企业理论一般把分工与协作生产作为企业产生的原因,企业被视为通过分工与协作创造财富的生产技术装置。亚当•斯密指出,分工能显著提高生产率(亚当•斯密,《国富论》,1972)。马克思还指出,协作生产促进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卡尔•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1975)。新古典经济学利用新兴的边际分析、均衡分析工具提出了严密的“厂商理论”和精致的“企业均衡模型”。1930年代初,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的提出使古典企业理论达到顶峰。
古典企业理论没有对企业给出一个明确的定义,企业被看作一个“黑箱”,一个已经存在的、具有完全理性、追求利润最大化的行为主体。这是从技术的角度看待企业,以业主制企业模型为分析起点,企业所有权天然归实物资本所有者,而且所有权和经营权统一,不存在代理问题,企业存在的目的就是为了追逐利润。
(二)企业契约理论
企业的主流契约理论之先河由科斯开创。《企业的性质》(Coase,1937)拉开了现代企业理论的序幕,使企业经济学研究从最优化企业生产函数转向了企业内部结构及其各种制度安排。
科斯之后,当代企业理论发展的下一个里程碑就是阿尔奇安和德姆塞茨(Alchian and Demsetz,1972)提出的“剩余索取权”假说。阿尔奇安和德姆塞茨的研究重点是企业内部结构的激励问题(监督成本),在他们看来,企业实质上是一种“团队生产”方式。团队生产是指,一种产品或服务是由若干团队内的成员协同生产出来的,任何一个成员的行为都将影响其他成员的生产效率。企业能够有效率的根本前提,在于“团队生产”能够提高生产率。但由于每个成员的个人贡献不可能精确地进行分解和观测,因而会存在一个“偷懒问题”(shirking problem)。减少“偷懒问题”的一般方法就是让部分成员专门从事监督其他成员的工作。为了保证监督者的积极性、工作效率以及监督成本的最小化,监督者必须能够占有剩余权益、必须掌握修改合约条款及指挥其他成员的权利、必须是团队固定投入的所有者。因此,在“团队生产”方式中,领头当事人在与所有其他投入的契约安排中应处于中心地位,成为集中化的契约当事人。根据阿尔奇安和德姆塞茨的定义,企业中集中化的契约当事人所具有的“剩余索取权”,是整个经济有效率地运行所必须的,这种索取权形成了足够的激励,使企业所有者会严格监督团队生产者们的劳动。
格罗斯曼和哈特(Grossman and Hart,1986)从不完全合同出发提出了“剩余控制权假说”。认为形成企业的原因是:由于契约的不完全性,将剩余控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下一页

会计论文-对现代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的研究 第2页下载如图片无法显示或论文不完整,请联系qq752018766
设为首页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youerw.com 优文论文网 严禁转载
如果本毕业论文网损害了您的利益或者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一定会及时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