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论文范文课程设计实践报告法律论文英语论文教学论文医学论文农学论文艺术论文行政论文管理论文计算机安全
您现在的位置: 毕业论文 >> 论文 >> 正文

基于价值管理与公司的财务治理 第2页

更新时间:2009-3-20:  来源:毕业论文
基于价值管理与公司的财务治理 第2页专题部分    基于价值管理与公司的财务治理 第2页
  
  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和企业改革,使企业经营方式经历了由产品经营型向商品经营型的转变,由商品经营型向资产经营型的转变,再由资产经营型向资本经营型的转变过程。这种转变的结果,就是企业经营中越来越认识到价值的重要性,价值创造的重要性,并逐渐将追求价值创造作为企业的目标。随着经济体制的改革,计划经济时代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方式正逐渐被市场经济时代的管理念和管理方式所取代。以外部监督管理为主的管理理念与管理方式,正在向以内部管理为主的管理理念与管理方式转变。这种转变的结果,使企业越来越认识到公司治理与管理控制的重要性。在这种经营理念和管理理念处于转轨的时期,我国的企业发展还很不平衡,对价值创造的重要性、对公司治理和管理控制的重要性的认识还不统一。本文正是站在价值管理的角度探讨公司治理与管理控制问题,以促进企业经营管理理念的根本转变。
一、基于价值管理与公司财务治理的基本理论
(一)基于价值的管理
基于价值的管理(VALUE BASED MANAGEMENT),简称VBM,是20世纪90年代兴起的一种企业经营管理理念和管理方式。VBM的目标是为股东创造价值。VBM使公司的管理决策的核心与股东的利益协调一致,这样,公司的管理活动自然而然地创造了股东价值。影响股东价值的因素有许多,要为股东创造价值,就必须明确股东价值创造与各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因此,基于价值的管理正是对影响或决定股东价值的关键因素进行管理,图1反映了基于价值管理的三个重要方面。

图1 VBM的三个方面
在VBM中,为了使投资者支持股票价格,公司需要与投资界保持有效的联系和进行良好的沟通。这就需要投资者对与其关系重大的公司财务业绩和非财务业绩有一个明确的理解。因此,公司的董事会和管理者必须正确处理与投资者的关系,尽可能使投资者得到相关、可靠的信息,包括财务信息和非财务信息。这些非财务信息给市场的印象对公司价值以及价值管理的水平都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
在VBM中,为了理解整个公司的业务,需要进行系统性的分析,包括清晰地了解公司所面对的市场、自身的优势与劣势,以及对竞争对手的正确的评价。目的就在于开发最优战略以利于为股东创造价值。正确的战略选择必然提高公司的竞争能力,进而使公司在为股东创造价值方面有持久的、长足的增长。
为达到创造最大价值的目的而选择公司战略后,接下来的管理程序就是战略的实施。这是VBM的关键一环。历史资料表明,有相当一部分公司就是在实施公司战略这一环节失败了。有效实施战略的关键之处在于贯彻实施全面业绩管理(IPM)。为了在公司经营中实施全面业绩管理,需要建立一种与全面价值管理的其他重要因素结合起来的评估框架和信息体系。IPM的成功运用有助于确保以统一的、易于理解的方式将战略意图转化为现实。
(二)公司的财务治理
    企业财务治理是企业治理的重要内容和主要方面。狭义的“财务治理”,一般是指财务内部治理,可定义为;由企业股东大会、董事会、经理层、监事会等权力机构对企业财务权利进行配置的一系列制度安排,狭义概念强调的是通过财务治理结构安排,对企业财权进行合理分配,以形成一种财务激励约束机制。广义的“财务治理”,一般是指企业财务共同治理,即企业内外部利益相关者共同对企业财务进行治理。可定义为:用以协调企业与其利益相关者之间财务关系、平衡财务权利的一套正式的、非正式的制度或机制。广义概念强调的是:利益相关者对企业有财务利益要求,并相应承担一定财务风险,因而应参与企业财务治理;财务治理结构应由利益相关者组成,并不局限于企业股东大会、董事会等权力机构,企业员工、债权人等利益相关者也应在财务治理结构中占有一定位置。
     财务治理是一个权力配置问题,是一套制度安排,是用以表现若干在企业财务管理中有利益关系的团体———股东、债权人、职工的关系,以期提高企业理财效益。财务治理理论认为,现代财务的资金运动更应内在地表现为一种权力即财权的流动,其主要内容大体上可分为治理结构、治理机制、治理行为三个方面。
    1.财务治理结构是财务治理的基础,是财务治理发挥效力的依据,包括资本结构安排、财务组织结构安排、财务运营模式安排、财务机构岗位安排。财务资本结构安排在一定意义上是企业的产权制度安排、公司治理结构基本安排,初步反映了出资人所有权、企业法人财产权、债权人债权三者之间的制衡关系;财务组织结构安排是企业财务治理权在股东大会、董事会、经理层、监事会等权力组织部门间的分配,是财权在企业内部的初次分配,相应形成了所有者财务、经营者财务双层财务治理组织模式;财务运营模式安排是财权在企业内部经营者财务及以下层次财务部门之间的分配,是财权在企业内部的二次分配,依据企业基本组织模式(如直线职能制、事业部制、控股制等),在企业财务战略指导下,构建、形成合理集权、分权的财务运营模式,是财务治理发挥应有作用的重要基础。
    2.设计、形成有效的财务治理机制,对企业财务行为进行适度的调节和控制,是财务治理追求的目标和主要内容之一。财务治理机制内容可分为财务激励约束机制、财务相机治理机制两个方面。
    财务激励约束机制是通过有效的财务激励、约束手段,协调企业所有者、经营者之间委托代理关系的一种机制;财务相机治理机制是有关企业财务控制权适时适度转移的机制,在企业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前提下,债权人等企业外部利益相关者应参与企业财务治理权的分配,借助于一定的制度设计安排,可在适当条件下(如企业财务状况恶化、资不抵债)取得财务控制权,实现财务控制权的有效转移。财务相机治理机制的建立,可充分保护债权人等企业外部利益相关者的权益,同时,在外部可能接管的压力下,有助于企业财务治理效率的提高。
    3.财务治理行为规范是企业管理活动中具有战略性、全局性、系统性的特殊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下一页

基于价值管理与公司的财务治理 第2页下载如图片无法显示或论文不完整,请联系qq752018766
设为首页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youerw.com 优文论文网 严禁转载
如果本毕业论文网损害了您的利益或者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一定会及时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