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论文范文课程设计实践报告法律论文英语论文教学论文医学论文农学论文艺术论文行政论文管理论文计算机安全
您现在的位置: 毕业论文 >> 报告 >> 正文

国家纺织产品基本安全技术规范 第5页

更新时间:2010-4-19:  来源:毕业论文

国家纺织产品基本安全技术规范 第5页  
附录C(规范性附录)
还原条件下染料中允许分解出的芳香胺清单
对实施GB18401-2003的几点说明
 GB18401-2003《国家纺织产品基本安全技术规范 第5页》是一部适用于服用和装饰用纺织产品的通用安全技术规范,以控制纺织品中主要的有害物质和保证人们的基本安全健康为目的。该标准的发布与实施,为我国纺织产品的生产、销售、使用和监督提供了统一的技术依据,对于有效地保护我国消费者的健康,规范市场以及提高我国纺织行业的整体水平和国际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该标准属强制性国家标准,适用于在我国境内投放市场的所有服用和装饰用纺织产品,其实施范围和力度对纺织产品的生产和流通领域均会产生重大的影响。
    GB18401-2003已于2005年1月1日正式实施,但我们注意到,目前有不少生产企业和经销单位对该标准的要求还不够清楚或还不够重视,有些机构对标准的理解还不够准确甚至有误解或曲解,还发现有些机构举办宣贯班时对标准条款解释有误。这给该标准的实施带来了一定的影响。作为该标准的起草单位,就实施GB18401过程中反映较多的问题做出以下说明:
1. pH值范围放宽的问题
    该标准第5.1 纺织产品的基本安全技术要求表1中注a规定:“后续加工工艺中必须要经过湿处理的产品,pH值可放宽至4.0~10.5之间”。此条注是关于pH值范围放宽的规定,主要是针对纱线和面料等中间产品。通常,对已经上市销售的产品已不存在后续工序的问题,因此,此条对市售最终产品不适用。
2. 本色产品色牢度
    一般色牢度是针对染色、印花、或色织(由染色纤文、纱线织造的)产品而言。该标准考核色牢度的目的,是担心染色牢度不佳时,染料会从纺织品转移到人的皮肤上,在细菌的生物催化作用下,成为人体病变的诱发因素,造成对人身健康的伤害。本色产品因并未经过染色,不存在染料转移问题,因此可不考核色牢度。对于本白产品容易理解,对于自然色的彩棉、驼毛(绒)、兔毛、彩绒等制品,其色彩来自于天然色素,还没有其对人体健康影响的报道,因此色牢度可不作考核要求。
3. 洗涤褪色型产品
    该标准第5.1 纺织产品的基本安全技术要求表1中注b规定:“对洗涤褪色型产品不要求”。洗涤褪色型产品主要是指还需要后续湿加工、而在加工中还有退色要求的产品。如,某些牛仔布、水洗布、砂洗布等,这些面料一般在加工成服装后还需经水洗、磨擦等处理,以使其达到一定的颜色外观效果,对这样的产品则不考核色牢度。
4. 产品类别符合性标注
    该标准第5.3条规定:“婴幼儿用品必须在使用说明上标明‘婴幼儿用品’字样。其它产品应在使用说明上标明所符合的安全技术要求类别”。
此条是产品符合性的标注要求,要求必须标明产品符合的类别,这点应引起生产和经营企业的重视。该条规定有利于用户和消费者的选择,并明确了对产品符合性类别的判断依据,有助于减少市场纠纷,有助于减少执法中的随意性,更重要的是标识清楚可减少企业的损失。
    特别要强调的是:标注的目的是在于要求产品符合标准。在实际执行标准时,不能完全以有无标注为依据判断产品的合格与否,重点还是要看产品的质量是否符合要求。尤其是对于用途明显且已达到相应要求的、或产品质量已达到A类要求的产品,有无标注不应成为产品是否合格的主要依据。
    产品符合性的标注最好与使用说明的内容标注在一起,可以标在产品的包装上,也可以标注吊牌或标签上。用规范的汉字,字迹清楚,不得手写或涂改。婴幼儿纺织产品应标注“婴幼儿用品”。其它产品可以标注为“GB18401 A类”、“GB18401 B类”、“GB18401 C类”,或“安全类别 A类”、“安全类别 B类”、“安全类别 C类”,或“A类”、“B类”、“C类”。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国家纺织产品基本安全技术规范 第5页下载如图片无法显示或论文不完整,请联系qq752018766
设为首页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youerw.com 优文论文网 严禁转载
如果本毕业论文网损害了您的利益或者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一定会及时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