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论文范文课程设计实践报告法律论文英语论文教学论文医学论文农学论文艺术论文行政论文管理论文计算机安全
您现在的位置: 毕业论文 >> 报告 >> 正文

孟二冬先进事迹介绍

更新时间:2010-4-5:  来源:毕业论文

孟二冬先进事迹介绍
作为中文系的一名普通教师,孟老师每天从事着高校教师的平凡工作,读书、写作、教书、育人。正是在这普通、平凡的岗位上,他为我们展现了为人师表的高尚品德。

  孟老师二十几年如一日,潜心学问、刻苦钻研、严谨治学、热爱学生,默默地、一丝不苟地履行着一名高校教师的职责。他埋头于中国传统文化研究,在人文学科的基础研究领域取得了突出的成果,撰写了多部学术著作,其中,100多万字的《〈登科记考〉补正》是一部难能可贵的资料性著作,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

  2004年3月,孟老师主动要求加入了北京大学对新疆石河子大学的支教队伍,开始在新疆石河子大学中文系任教。

  2004年4月27日,孟二冬教授不幸病倒,住进了石河子大学附属医院,被诊断为食道及气管肿瘤,病情非常严重。孟老师生病的消息传出后,引起了多方关注。他刚回京不久,慰问信便纷至沓来。其中有一本留言册,给人印象很深,那是孟老师在石河子大学教过的100多名学生集体制作的,每人在上面都写了一段话,表达对孟老师的思念与祝福。作为一位普通教师,能得到这么多人的挂念、尊敬和爱戴,是很难得的,也是了不起的。

  近两年来,孟老师已接受了三次大手术,但仍以坚强的毅力和乐观的态度坦然面对病痛的折磨,坚持课题研究和指导研究生工作。

  作为北大校长,我深深地被孟老师的事迹感动,为北大出现孟二冬这样的优秀教师而骄傲。孟二冬事迹的出现,不是孤立的、偶然的。他是我们党培养出的新一代知识分子的优秀代表。改革开放以来,蓬勃发展的社会主义科学事业和教育事业,为孟二冬这样的优秀知识分子提供了成长的环境、锻炼的土壤和实现自身价值的舞台。同时,孟二冬在深入钻研中国传统文化的过程中,也深刻领悟到了民族文化的精髓和百年北大的精神特质。“以天下为己任,与民族共荣辱”的历史使命深深地镌刻在他心中,在他看似平凡的事迹中,生动展示了中国当代知识分子追求真理、甘于寂寞、乐于奉献的精神,教书育人、献身科教兴国事业的爱国主义情怀。他身上所反映的崇高精神和人格魅力,正是百年北大精神在当今时代的浓缩和体现。

  为了宣传这种具有时代意义的精神,在2005年4月30日纪念校庆107周年和北京大学、北京医科大学合并5周年的晚会上,学校特意邀请孟老师和他的主治医生讲述了他们的共同经历。他们的真情讲述感动了在场的每一位师生。作为我校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内容之一,孟二冬同志的事迹被编入《先锋本色——当代北京大学共产党员先进事迹》一书,引起了学生和老师们的广泛关注。

  孟二冬老师的事迹得到了胡锦涛总书记的高度评价。2005年12月9日晚,国务委员陈至立同志受胡锦涛总书记委托到孟二冬家进行亲切慰问。今年元宵节晚会上,我见到胡锦涛总书记,他又一次委托我向孟二冬老师表示亲切的慰问,祝他早日康复。中央政治局委员、书记处书记刘云山同志对孟老师的治疗特别关注,并作出重要批示,要求向孟二冬老师学习。中共教育部党组及时作出关于向孟二冬同志学习的决定,人事部、教育部授予孟二冬全国模范教师荣誉称号。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关怀,是对北京大学众多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共产党员的激励,也是对北京大学全体教师的鼓舞。

  2005年年底,我校授予孟二冬老师“北京大学优秀共产党员”和“北京大学优秀教师标兵”的光荣称号,迅速在全校形成了向孟老师学习的热潮。通过进一步深入学习孟二冬老师的先进事迹,我们深刻体会到爱岗敬业、教书育人的内涵,感受到鞠躬尽瘁、无私奉献的精神,这必将激励北京大学全体师生员工进一步深入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振奋精神,开拓进取,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加快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进程,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培养更多高素质创新型人才,作出自己不懈的努力和贡献。

  心血做学问 用生命写文章

  北京大学中文系主任、教授 温儒敏

  孟二冬老师是我们的同事,他在北大中文系任教十多年来,是同行眼里认真踏实的学者,是学生眼中宽厚的师长和朋友。像孟二冬这样的老师,在北大并不少,他的事迹唤起我们观察思考校园里学者们的生活,让我们的精神境界也得到提升。我想,这就是孟二冬的意义。

  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孟二冬在从安徽宿州学院毕业留校做管理工作时,就抱有对学问的热爱和继续求学的理想,是发自内心的学术追求促使他来北大进修,在古典文学研究专家袁行霈先生指导下研修唐诗。1985年他又放弃稳定的工作,考上北大的硕士研究生,从此全身心地投入到他所向往的学术事业。1988年孟二冬硕士毕业,到烟台大学任教,分居两地的家人终于团聚,又分到成套的住房,足以安居乐业了,但三年之后他再次告别妻女,第三次到北大,攻读博士研究生。如果没有对学问的热爱和追求,孟二冬就不会历尽艰辛,忍受与家人离别的寂寞,放弃优越安稳的生活,一次次北上求学。学问对于孟二冬不仅仅是一种职业,更是他的追求,他的习惯,他的生活方式,也是他的精神境界。1994年孟二冬博士毕业,留校任教,住在校内简易的筒子楼里,生活清苦,但因为离图书馆近读书方便,他自得其乐。有人劝他接受一些校外兼课的邀请,以接济家用,他不为所动,把几乎所有的时间和金钱都花到学问上。学问对于孟二冬是一种乐趣,一份痴迷,是超越了功利目的之后的一种愉悦的精神享受。

  孟二冬做学问是非常认真专注的。他的硕士、博士学位论文和其他研究著作,都显示出理论创新与扎实的文献考证相结合的治学特点。其中研究唐代文学与文化的成果,具有开拓性的价值。而在《〈登科记考〉补正》这部书里,孟二冬更倾注了全部的心血。《登科记考》是清代学者徐松的专著,记载了唐代科举制度方面许多重要的史事,历来是研究唐代社会、文化的基本用书。孟二冬发现该书的史实存在诸多疏漏,他要做“补正”的工作。这样一个资料性的冷僻的课题,既不会轰动,也不能赚钱,而要从汗牛充栋的历史典籍中搜寻相关材料,补正前人的不足,那无异于披沙拣金,大海捞针,是非常耗时费事的。但从文化传承与研究的角度说,又是很有价值的基础性的学问。

  孟二冬一做就是七年。这七年正是他精力旺盛的时期,他可以把时间和才华用在更容易出成果的研究课题上,或者用于谋求更优厚的生活条件和享受生活上,但孟二冬却把宝贵的年华奉献给了自己的学术理想,不分寒暑和假日,上课之余,他几乎天天到图书馆古籍阅览室翻阅尘封的线装书,看那些古籍胶片,和图书馆管理员们一同上下班,这种甘于寂寞的精神来自哪里?孟二冬在书的后记里说“虽不能偃仰啸歌,心亦陶然”,这种幸福的体验又源自何处?我认为,那是纯粹的学者对学术的真诚与忘我的态度,是在那种求知、求真、求实过程中达到的完美境界,做学问的勇气、耐心和愉悦都来源于此。孟二冬不是为了名誉和地位而从事学术,也不是为了生计和职业去被动完成研究任务,他是在实践一种庄严的学术理想。

  2004年3月,孟二冬赴新疆石河子大学“支教”。他在石河子大学任教才两个月,和学生的关系就处得非常融洽,他生病回到北京,石河子大学的学生们自发地捐款,寄来饱含深情的慰问信,其中有的学生动情地把他称作父亲。孟二冬在病床上也惦记着新疆的学生,还让自己的博士生专门到新疆去给他们做讲座,并带去自己花钱买的书籍和资料。

  这就是孟二冬。学问对他来说,是一项值得用整个人生投入的事业,是一件痴迷的乐事,是一份完美的精神追求。育人对他来讲,是老师的天职,是爱心的释放,是让自己踏实宽心的本分。他是我们身边普通的教员,然而这种普通当中又有着非凡。孟二冬为师为学都达到了纯粹而高尚的境界。他是那样有爱心,有健全的人格,是一位很“阳光”的现代知识分子。在他身上,体现了传统道德文化与现代精神的完美结合。他的确是我们广大教师的楷模。有一批像孟二冬这样有高品格的老师,北大就有了主心骨,就能保持她的精神的魅力,就能更有效地抵制低俗浮华的风气,就能为中华文化的创新和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永不改变的追求 永不放弃的爱

  孟二冬同志爱人、北京大学社会科学部副部长 耿琴

  我和孟二冬1982年结婚,已经共同走过了20多年的人生岁月。

  我们是在安徽宿州师范学院念书时的同班同学,交往并不多,但我对他有两点特别的印象:一是运动健将,不仅篮排球打得好,而且跳高、跳远纪录也在学校保持了20年之久。二是他不爱说话,默默无闻却乐于助人,几乎承担了班里所有男生的理发。毕业前的一学期里,他被评为宿县地区的新长征突击手,一张很灿烂的照片一直贴在学校的宣传栏里。毕业后由于彼此理想、信念比较一致,就走到一起来了。1985年,他考到北大中文系,跟随袁行霈先生读硕士研究生,毕业后分配到新建的烟台大学工作,随后我和女儿也到了烟台。

  老孟在烟台大学的一切都很顺利,担任中文系古代文学教研室主任,讲课很受欢迎,发表的文章也时常获奖。1990年暑假,他的导师袁行霈先生到烟台大学讲学,并想动员他考博士研究生。可到了烟台,看到老孟的工作、生活十分红火,学术科研也有所成就,觉得放弃眼前的一切实在太可惜了,就打消了劝说他的念头。但到了年底,袁先生又专门来信说仍想让老孟考博士,希望能收到一个好弟子。而老孟自己也希望能够跟随袁先生进一步深造。于是就参加了考试,并被录取了,这样老孟再次回到了北大。

  在老孟眼中最金贵的是书,生活中可以缺这少那,哪怕寒酸窘迫,但书不能少。1994年,老孟博士毕业留在北大工作,1995年,我也放弃了副研究员的职称和三居室,从烟台来到北大,先住在10平米大的筒子楼中。搬家过来时,家具和书装了一辆8吨的大卡车,但房子空间实在太小,只能把书留下来。为了能塞下老孟的书,我们就把书桌的腿卸掉,全部用书做腿。睡觉的床是用两张单人的高低架床拼在一起的,底下一层睡人,上面全部放书,经常担心床会塌下来。学校看我们实在困难,就腾出一间较大的筒子楼,让我们先改善一下,这一住就是8年多。期间有3次分房的机会,但老孟都不愿意搬,觉得这儿离图书馆、学生都比较近,方便他的工作和研究,他的《〈登科记考〉补正》和其他的许多论文都是在这个筒子楼里完成的。

  我们结婚20多年来,“惜时如金”用在老孟身上是再合适不过了。他把时间看得极为宝贵,恨不能把所有的时间都花在看书、写书和教书方面。这么多年来,他没有假期,没有星期天,每天晚上,十二点多才睡觉,早上四点多又起来了。我睡觉前看到的是他坐在书桌前笔直的背影,早上睁开眼,看到的还是那个笔直的背影。这么多年了,老孟实在是太累、太累了。

  老孟的成长,是我们党几十年哺育的结果,是北大百年的学术传统培育了他,他既有风骨又充满灵性的品格正是北大精神的浓缩,他是北大几代知识分子中的普通一员,他所做的一切都是一个教师应该做的。

  人最宝贵的是生命,因为每个人只有一次,而我们家老孟有两次,他的第二次生命属于北大,属于所有关爱他的人。借今天的机会我向一年多来抢救老孟、关心老孟的所有领导、大夫、老师、同事、同学们表示深深的感谢!我也希望大家在热爱工作、无私奉献时要关注自己的健康,爱惜自己的身体和生命,因为家庭离不开你们,事业离不开你们。

  我也从心里祝福老孟,并真诚地祝福大家,让我们永远拥有爱心,永远对未来充满希望吧!

   学者的本色 英雄的情怀

  光明日报记者 付小悦

  在我的记者生涯中,曾经多次走近知识分子,倾听他们的声音,了解他们的生活,报道他们的事迹。而孟老师,给了我新的震撼,新的思索。在走近孟老师的日日夜夜,在北大、在新疆、在安徽宿州,在与孟老师和他的亲人、学生、同事、医生的交谈中,我们看到了他的许多个侧面:沉静的,活泼的,坚毅的,慈爱的,谦和的,热情的,智慧的,乐观的。这不同的侧面和谐地统一起来,构成了一位新时代大学教授的全貌,让我们触摸到了一位为师者的高尚人格与美好心灵。

  孟老师是当今时代的一位知识英雄、学者英雄。或许有人会问:一位研究古典文学的学者,一位平凡的教师,缘何能成为英雄?但是,我们的一次次采访确实在日益强化着这样的感受:学者本色亦英雄。

  我们难忘在孟老师常去的北大图书馆采访的情形。那个冬日的中午,那个朴实的管理员听说我们想寻访孟老师在图书馆的足迹,放弃了午休,自告奋勇地带领我们来到古籍阅览室,不厌其烦地告诉我们关于孟老师的一切记忆:他说孟老师总是第一个来到图书馆,最后一个离开,被称为“第一读者”;他说那个靠墙的位子就是孟老师常坐的地方;他说孟老师和管理员们成了朋友,在他到日本讲学时,还给大家寄来了贺卡和礼物。这位图书管理员不善言词,但他一个劲儿地说:“孟老师人品好,所以能成大学问。”在市场经济带来种种诱惑之时,在一些人为名利奔波之时,孟老师却在图书馆日复一日地耕耘着,完成了许多课题的资料搜集工作。这些工作枯燥而费时,没有优厚的回报,没有轰动的效应,却是做学问所必需的基础性功夫。

[1] [2] [3] 下一页

孟二冬先进事迹介绍下载如图片无法显示或论文不完整,请联系qq752018766
设为首页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youerw.com 优文论文网 严禁转载
如果本毕业论文网损害了您的利益或者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一定会及时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