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论文范文课程设计实践报告法律论文英语论文教学论文医学论文农学论文艺术论文行政论文管理论文计算机安全
您现在的位置: 毕业论文 >> 报告 >> 正文

变态心理学学后感

更新时间:2010-1-19:  来源:毕业论文
变态心理学学后感
变态心理学——是心理学的一个分支学科。
有精神障碍的人占人群体总体的比例比较小
有精神障碍的人,其心理活动也并非全部异常。
正常心理活动和异常心理活动之间,有相互转化的可能性。
是以心理和行为异常表现为研究对象
?变态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同时也是精神病学的对象。
变态心理学侧重研究和说明异常心理的基本性质与特点,研究个体心理差异以及生存环境对异常心理发生、发展的影响。
?精神病学侧重研究:异常心理诊断、治疗、转归和预防,以及精神病的预防与康复。
第二单元 科学简史
一、对心理异常现象的早期关注
西方人最早关注和解释异常心理现象的时代——公元前400年。公元前400年,古希腊——希波克拉特认为:人之所以“疯狂”,是因为有害的体液流入大脑所造成的。公元5世纪到17世纪: 魔鬼附身17世纪中叶开始,神经科学有了进一步的发展。
二、对心理异常现象的现代说明
(一)精神分析理论:解释异常心理现象,是从两个命题出发:1、潜意识2、性的冲动
依据两个命题,推出以下的判断:
1、人的生物本能,是心理活动的动力——力比多
2、力比多发展有3个阶段:(1)口腔欲阶段
(2)肛门欲阶段(3)生殖器欲阶段
3、人的心理结构由:潜意识、前意识、意 识构成4、人格结构:本我—快乐原则 自我-现实原则 超我——道德原则5、人们为了防止冲突引起焦虑, 具有防止焦虑的能力——防御机制
精神分析理论对心理异常现象的说明:
1、合理的渡过“性心理”发展的每个阶段,是未来心理健康的充分和必要条件。
2、 “自我”必须随时随地的学习外部世界,以便理性的处理“本我”与“超我”的矛盾冲突,所以我们体验着焦虑。
3、为防止、抵御和消除焦虑,我们必须克制、压抑非理性冲动。
(二)行为主义理论:巴甫洛夫用高级神经活动学说直接说明人的异常心理现象,并且通过“试验神经症”的模型说明“心理冲突”的神经机制。对于神经症和精神病的原因,他认为:是兴奋过程和抑制过程的冲突造成的,
环境中的不良因素 学习过程,不良行为,不良行为倾向,不良反应方式,是破坏心理健康的根本原因
(三)存在—人本主义:“潜能”的发展受到了阻碍
心理的正面——正常心理活动 功能:
1、能保障人顺利地适应环境,健康的生存发展
2、能保障人正常地进行人际交往,正常地肩负责任,使人赖以生存的社会组织正常运行。
3、能使人类正常的、正确地反映、认识客观世界的本质及其规律性,以便创造性地改造世界,创造出更适合人类生存的的环境条件。
心理正常与心理异常的区分
一、常识性的区分(依据日常生活经验)
1、离奇怪异的言谈、思想和行为2、过度的情绪体验和表现3、自身社会功能不完整4、影响他人的正常生活
二、非标准化的区分 李心天(1991)
1、统计学角度:某种确定心理现象常模的偏离
2、文化人类学角度:对某一文化常模的分离
3、社会学角度:对社会准则的破坏
4、精神医学角度:为古怪无效的观念或行为
5、认知心理学:个体主观上的不适体验
三、标准化的区分 李心天、1991
1、医学标准:脑功能失常
2、统计学标准:
3、内省经验:病人的主观体验 观察者根据自己经验作出的判断4、社会适应:
四、心理学的区分原则 郭念锋、 1986
1、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的统一性原则 自知力
2、心理活动的内在协调性(一致性)原则
3、人格的相对稳定性原则
常见异常心理的症状
一、认知障碍:
(一)感知障碍:
1、感觉过敏:感受性增高;见于:神经症、更年期综合症、 躯体虚弱状态。
2、感觉减退:感受性降低;见于:抑郁状态、木僵状态、意识障碍。
3、内感性不适:躯体内部性质不清、部位不具体的不舒适感或难以忍受的异常感觉。多见于:神经症、精神分裂症、抑郁、脑外伤后精神障碍。
(二)知觉障碍:
1、错觉:歪曲的知觉。
精神疾病的错觉以错视和错听多见,病理性错觉在意识障碍的谵妄状态时较常见
2、幻觉:虚幻的知觉。(无对象性的知觉)是精神科临床常见而重要的精神病性症状。
幻觉的种类:
(1)幻听:常见与精神分裂症。非言语性幻听:见于脑局灶性病变; 言语性幻听:分为命令性幻听、评论性幻听、争论性幻听;主要见于:精神分裂症。
(2)幻视: 意识清晰时出现:见于精神分裂症。 意识障碍时出现:症状性精神病谵妄状态
(3)幻嗅:往往与其他幻觉和妄想结合在一起。见于:精神分裂症,器质性精神障碍。
(4)?幻味: (5)?幻触:(6)?内脏性幻觉:性质很明确,部位很具体
?按幻觉体验来源分:
真性幻觉:外界、有明确定位、感官感知到的;假性幻觉:脑内、无名确定位、不是用感官而感觉到的。
按幻觉产生的特殊条件分:
1、功能性幻觉:是 一种伴随现实刺激而出现的幻觉。常见功能性幻听。多见于:精神分裂症。
2、思文鸣响:患者能听到自己所思考的内容。多见于:精神分裂症3、心因性幻觉:强烈精神刺激因素而引起;见于:应激相关精神障碍、癔症
感知综合障碍:指患者对客观事物的感知从总体上说是正确的,但对这一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感知反常。
1、视物变形症:视物显大症 视物显小症
2、非真实感: 周围事物像布景、没有生机,见于: 抑郁症、神经症、精神分裂症
3、窥镜症(人格解体):见于:精神分裂症、器质性精神障碍。
(三)思文障碍:分为思文形式障碍和思文内容障碍
思文形式障碍:
1、思文奔逸:一种兴奋性思文联想障碍,思文量增加、联想速度加快。多见于:躁狂状态、情感性精神障碍躁狂发作
2、思文迟缓:一种抑制性思文联想障碍,思文缓慢、联想困难,多见于:抑郁状态、情感性精神障碍抑郁发作
3、思文贫乏:思文内容空虚,概念和词汇贫乏。多见于精神分裂症、脑器质性精神障碍痴呆状态
4、思文散漫: 思文联想松弛,内容散漫,答非所问
见于:精神分裂症早期
5、破裂性思文 :联想过程破裂,内容缺乏意义上的连贯性和逻辑性,见于:精神分裂症
6、思文不连贯:在意识障碍时出现的
多见于:器质性和躯体疾病所至精神障碍
7、思文中断:无意识障碍,有无明显的外界干扰等原因,思文过程在短暂时间内突然中断。多见于:精神分裂症
8、思文插入:别人强加的,不受其意识的支配
思文被夺:自己的一些思想被外力夺走了,多见于:精神分裂症
9、思文云集(强制性思文):外界强加的,大量涌现在脑内,多见于:精神分裂症;也可见:器质性精神障碍
10、病理性赘述:见于: 癫痫、脑器质性精神障碍
11、病理性象征性思文:以无关的具体概念来代表某一抽象概念,不经病人解释,别人无法理解 多见于:精神分裂症
12、语词新作: 多见于: 精神分裂症青春型
13、逻辑倒错性思文:推理缺乏逻辑性,或因果倒错; 多见于:精神分裂症、偏执狂
思文内容障碍:
1、妄想——精神疾病
2、强迫观念——神经症(强迫症)(强迫性思文) 某一种观念反复的出现在患者的脑海中
3、超价观念——人格障碍、心因性精神障碍;是一种在意识中占主导地位的错误观念
妄想:是一种在病理基础上产生的歪曲的信念,发生在意识清晰的情况下,是病态推理和判断的结果。
常见妄想的种类:
1、关系妄想: 精神分裂症 2、被害妄想:精神分裂症 3、特殊意义妄想:4、物理影响妄想: 精神分裂症5、夸大妄想:躁狂症、精神分裂症, 6、罪恶妄想: 抑郁状态、精神分裂症 7、疑病妄想:精神分裂症8、嫉妒妄想:精神分裂症,更年期精神障碍9、钟情妄想:被钟情精神分裂症10、内心被揭露感:精神分裂11、被窃妄想12、变兽妄想13非血统妄想
?按照妄想的起源以及与其他精神症状的关系分
原发妄想:突然发生、内容不可理解,与经历和当
继发妄想:
(四)注意障碍:
1、注意减退:主动、被动注意兴奋性减弱。见于:疲劳状态、神经衰弱、脑器质性精神障碍及伴有意识障碍时。
2、注意狭窄:注意范围显著减少,主动注意减弱。见于:意识障碍时,激情状态、专注状态、智能障碍患者
?注意转移:被动注意兴奋性增强。见于:躁狂发作病人。
?注意衰退:客观事物难以引起患者的注意。为精神分裂症基本症状之一。
注意增强:主动注意的增强 如:妄想、恐怖、疑病等病人。
?注意涣散:主动注意不易集中。见于:神经衰弱、精神分裂症。
(五)记忆障碍
记忆增强:见于轻躁狂状态、偏执状态的病人。
记忆减退:指记忆的四个基本过程均减退; 临床较多见,主要见于器质性精神障碍。
遗忘:为回忆的丧失 1、器质性遗忘: 顺行性遗忘逆行性遗忘 2、心因性遗忘
?错构症: 对一个真实事件的追忆中添加了错误的细节。见 于:精神分裂症、老年性痴呆。
?虚构症:以想象的、毫无真实根据的内容填补记忆缺陷。见 于:老年性精神病、酒精中毒性精神病。
(优)智能障碍 精神发育迟滞:痴呆:
3、假性痴呆:是一种功能性疾病;见于:癔病、反应性精神病。
分为:(1)心因性假性痴呆(Ganser综合症):(2)童样痴呆
(优)、自知力障碍:
自知力:是病人对自己精神疾病认识的判断能力。
神经症病人——有自知力(但不一定完整)
精神分裂症——有不同程度的自知力丧失
临床上:将有无自知力以及自知力恢复的程度作为判定病情轻重和病情好转程度的重要指标。
第二单元 情感障碍
一、以程度变化为主的情感障碍:
1、情感高涨:情感活动明显增强,表现为不动程度的病态喜悦,有与环境不相符的过分的愉快欢乐。多见于:躁狂状态
2、情感低落:是负性情绪活动增多;多见于:抑郁发作, 也见于:器质性和躯体疾病所至精神障碍。
3、焦 虑:多见于焦虑症
4、恐 惧:多见于恐怖症
二、以性质改变为主的情感障碍:
1、情感迟钝:精神分裂症早期、脑器质性精神障碍
2、情感淡漠:情感活动减退或丧失,患者对周围环境的变化丧失情感反应。
见于:精神分裂症晚期、单纯性,脑器质性精神障碍
3、情感倒错:情感反应与现实刺激的性质不相称;多见于:精神分裂症
三、提示有脑器质性损害的情感障碍:
1、情感脆弱:情感调节上的障碍;多见于:动脉硬化性脑病、神经衰弱
2、易激惹:很容易因为一些细小的事情而引起强烈的情感反应。常见于:脑器质精神障碍、躁狂状态
3、强制性哭笑:无刺激、不能控制、没有任何感染力的面部表情;常见于:器质性精神障碍
4、欣 快:在痴呆基础上的一种“情感高涨” 见于:麻痹性痴呆和脑动脉性精神障碍
病理性激情:是一种突然发作、非常强烈的又较短暂的情感障碍。常伴有一定程度的意识障碍,可能有遗忘。多见于:癫痫、较严重颅脑外伤、精神分裂症
第三单元 意志行为障碍:
(一)意志障碍:
1、意志增强:意志活动增多 一般主要是低级意向增强:贪吃、性与亢进高级意向增强一般是有妄想引起的 多见于:偏执性精神病
2、意志减退:意志活动减少。常与思文迟缓、情绪低落同时存在 多见于:抑郁状态
3、意志缺乏:是意志活动缺乏 病人对任何活动却发动机、要求,对工作学习无自觉性,个人生活也极端懒散。 常与情感淡漠、思文贫乏同时存在; 多见于:精神分裂症晚期、器质性精神病痴呆状态
(二)行为障碍:
精神运动性兴奋:
1、协调性精神运动性兴奋:动作和行为的增加与思文、情感活动协调一致患者的动作和行为是有目的的,可理解的。见于:躁狂状态
2、不协调性精神运动性兴奋:多见于: 精神分裂症的青春型或紧张型;也可见于:意识障碍的谵妄状态时
?精神运动性抑制:1、木僵:2、违拗:(1)主动性违拗(2)被动性违拗3、蜡样屈曲4、缄默症 5、刻板动作:多见于精神分裂症紧张型6、模仿动作:多见于精神分裂症青春型, 也可见于器质性精神障碍7、作态:多见于精神分裂症青春型8、强迫动作:多见于强迫症9、被动服从:见于精神分裂症紧张型10、意向倒错:指食欲、性欲的倒错见于:精神分裂症青春型
常见心理障碍的临床疾病分类:
按CCMD——3分为:一、精神病性障碍(精神病)二、心境障碍: 三、神经症性障碍:四、应激相关障碍五、人格障碍:优、心理生理障碍:七、癔症:
(一)精神分裂症
多起病于青壮年,主要特征是在意识清晰条件下,精神活动两个分裂,病程多迁延,进行性发展,有慢性化和衰退的可能,但部分病人可痊愈或基本痊愈。
患病期自知力基本丧失,一般无意识及智能障碍。两个分裂 人与环境脱节知、情、意三者不协调
1、患病率:城市 〉农村经济水平低 〉经济水平高女性〉男性临床表现(1)思文联想障碍:缺乏连贯性和逻辑性(2)情感淡漠、情感不协调:(3)意识活动减退或缺乏(4)其他幻觉、妄想:荒谬、脱离现实人格解体(5)一般无自知力(6)大多没有意识障碍 幻听较多:主要是言语性幻听 幻视较少见 有时有:幻味、幻触、幻嗅
妄想具有:内容荒谬,泛化特点以 关系妄想被害忘想 常见影响妄想
常见临床类型:
(1)单纯型:①潜隐病因、缓慢进展、后果较差、较少见②情感淡漠③思文贫乏 ④意志减退
(2)青春型:较常见
①多发病于青春期、起病较急、发展较快②思文内容离奇、难以理解、松散或破裂③可有片断幻觉、妄想④情感喜怒无常、丑角样、恶作剧⑤行为幼稚、愚蠢、常有兴奋冲动行为及本能意向亢进⑥及时治疗、效果较好
(3)紧张性:
①起病较快,多在青、壮年发病②症状 木僵状态(多见)激奋状态此型可有自动缓解,治疗效果较好
(4)偏执型(妄想型):占精神分裂症一半以上,青壮年、中年,起病较缓慢症状:①以幻觉妄想为主②情感不协调③精神衰退现象不明显,治疗效果较好
CCMD—3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
(一)、症状标准:至少有下列2项,并非继发于意识障碍、智能障碍、情感高涨或低落,单纯性另规定:
1、反复出现的言语性幻觉
2、明显的思文松弛、思文破裂、言语不连贯,或思文贫乏
3、思文被插入、被夺、被扩散、思文中断,或强制性思文
4、被动、被控制、或被洞悉体验
5、原发妄想
6、思文逻辑倒错、病理性象征性思文, 或语词新作
7、情感倒错,或明显的情感淡漠
8、紧张综合征、怪异行为或愚蠢行为
9、明显意志减退或缺乏
(二)严重标准:自知力障碍,并有社会功能严重受损或无法进行有效交谈。
(三)病程标准:
1、符合症状标准和严重标准至少已持续1个月,单纯型另有规定。
2、若同时符合精神分裂症和心境障碍的症状标准,当情感症状减轻到不能满足心境障碍症状标准时,分裂症状需继续满足精神分裂症的症状标准至少2周以上,方可诊断为精神分裂症。
(二)偏执性精神病(妄想性精神病)
1、病因(1)病因不明,病程演进较慢(2)起病一般在30岁以后,女性偏多,未婚者多见(3)病前性格表现为:主观、固执、敏感多疑、自尊心强、自我中心、自命不凡、爱好幻相等,有偏执型人格之称。(4)一般认为本病是在个性缺陷的基础上遭受刺激而诱发,由于自负和敏感,对所遭遇的挫折做歪曲的理解而逐步形成妄想;而在妄想的影响下则容易和环境发生冲突,反过来又强化其妄想。
2、临床表现:
(1)以系统妄想为为突出临床表现,妄想多持久,有时持续终生。
内容:被害、嫉妒、诉讼、夸大、疑病等嫉妒妄想多见于男性 钟情妄想多见于女性
(2)很少出现幻觉
(3)人格常保持完整,并有一定的工作及社会适应能力。
3、诊断、鉴别诊断
(1)诊断: 1)、以系统妄想为主要症状内容比较固定,具有一定的现实性,主要表现为被害、嫉妒、诉讼、夸大、疑病等内容,社会功能受损, 2)、病程持续3个月以上,并排除相关疾病即可诊断。
(2)鉴别诊断:与精神分裂症相鉴别
(三)急性短暂性精神障碍
共同特 点:1、在2周内急性起病2、以精神病性症状为主3、起病前有相应的心因4、在2~3个月内痊愈
二、心境障碍 (情感障碍、情感性精神障碍)是一组明显而持久的心境高涨或心境低落为主的一组精神障碍。有反复发作倾向,间歇期精神状态正常。一般预后较好,不留人格缺陷
首次发病年龄多在16~30岁之间,15岁以前和60岁以后初发者少见。
临床表现:
1、躁狂发作2、抑郁发作3、双向障碍4、持续性心境障碍
1、躁狂发作:“三高症状” 心境高涨 思文奔逸 活动增多
思文内容障碍:夸大、自我评价过高、自命不凡。
躯体症状:交感神经兴奋症状 自知力有不同程度受损。
分为: 轻型躁狂症;无精神病性躁狂症;有精神病性躁狂症;复发性躁狂症
?诊断:符合症状标准和严重标准至少已持续1周。
2、抑郁发作:“三低症状” 心境低落 思文迟缓 意志活动减退
思文内容障碍:自责、自罪、有时有厌世想法、自杀。
躯体症状:心悸、胸闷、胃肠不适、食欲减退、性欲减退,睡眠障碍。
1、明显的精神运动性抑制
2、昼重夜轻
3、严重的内疚或自罪
4、持续的食欲减退和明显体重减轻
5、不止一次的自杀未遂
6、生活不能自理
7、幻觉或妄想
8、自知力严重缺损
包括:轻型抑郁症;无精神病性症状抑郁症;有精神病性症状抑郁症;复发性抑郁症;抑郁发作的诊断标准
一、症状标准:
1、情趣丧事、无愉快感
2、精力减退或疲乏感
3、精神运动性迟滞或激越
4、自我评价过低、自责、或有内疚感
5、联想困难或自觉思考能力下降
6、反复出现想死的念头或自杀、自伤行为
7、睡眠障碍,如失眠、早醒、或睡眠过多
8、食欲降低或体重减轻
9、性欲减退
2、严重标准:社会功能受损,给本人造成痛苦或不良后果。
3、病程标准:(1)符合症状标准和严重程度至少已持续2周。(2)可存在某些分裂性症状,但不符合分裂症的诊断。若同时符合分裂症的症状标准,在分裂症状缓解后,满足抑郁发作标准至少2周。
4、排除标准:排除器质性精神障碍,或精神活性物质和非成瘾物质所致抑郁。
3、双向障碍: 反复出现(至少两次)有时躁狂、有时抑郁
4、持续性心境障碍: 表现为持续性,并常有起伏的心境障碍,症状较轻。
主要包括: 环性心境障碍:反复出现高涨或低落
恶劣心境:持续出现心境低落(抑郁症状至少持续2年)
三、神经症性障碍(神经症、神经官能症)
(一)共同特点:
1、起病常与心理社会因素有关。
2、病前多有一定的易患素质与人格基础。
3、症状没有相应的器质性病变为基础。
4、社会功能相对完好
5、一般没有明显或持续的精神病性症状。
6、有自知力,一般均能主动求治。
7、病程大多是持续迁延的。
神经症的类型:1、恐怖性神经症2、焦虑性神经症3、强迫性神经症4、疑病性神经症5、抑郁性神经症6、神经衰弱7、人格解体神经症
神经症的诊断标准:我国根据CCMD-3的诊断标准:
一、症状标准:至少有下列1项:
1、恐惧 5、躯体形式症状
2、强迫症状 6、躯体化症状
3、惊恐发作 7、疑病症状
4、焦虑 8、神经衰落症状
二、严重程度标准: 1、社会功能受损 2、无法摆脱的精神痛苦, 3、主动要求治疗
三、病程标准: 符合症状标准持续病程至少3个月(惊恐发作另有规定)
四、排除标准: 必须排除下列情况:器质性精神障碍、精神分裂症、偏质性精神病、各症精神病性障碍、情感性精神障碍等。
恐怖性神经症(恐怖症)是一种以过分和不合理的惧怕外界客体或处境为主的神经症。患者对特定的事物或处境表现出强烈的恐惧情绪,并采取回避行为,同时伴有明显的焦虑和植物神经功能障碍。
主要 特点:害怕与处境不相称,恐怖症病人的害怕是异样的病人感到很痛苦,往往伴有显著的植物神经系统功能障碍。
对所怕处境的回避,直接造成社会功能受损害。(许又新提出诊断恐怖症的3条标准)
焦虑临床表现:
1、特定恐怖症(单纯恐怖症):患者所恐怖的对象为特定的物体,如:动物、鲜血、尖锐锋利的物体等。最常见的是动物恐怖。儿童常见
2、场所恐怖症:患者恐怖的对象主要为某些特定的场所或环境。
(1)广场恐怖症 如:商店、剧院、车站、广场、拥挤的场所等。 (2)幽避恐怖症、 (3)恐高症等。
3、社交恐怖症:多常起病于少年
恐怖的对象主要为社交场合和人际接触
核心症状:是对人际交往感到紧张和害怕因而避免和其他人打交道。
常见的有(1)赤面恐怖(2)对视恐怖
CCMD—3诊断标准
1、符合神经症的诊断标准。
2、以恐惧症状为主要临床相,符合以下各条:
(1)对某些客体或处境有强烈恐惧,强烈程度与实际危险不相称;
(2)发作时有焦虑和植物神经症状;
(3)有反复或持续的回避行为;
(4)知道恐惧过分或不必要,但无法控制。
3、对恐惧情境和事物的回避必须是或曾经是突出的症状。
4、排除焦虑症、疑病症、精神分裂症。
?许又新教授提出诊断恐怖症有三条标准:
1.害怕与处境不相称……恐怖症病人的害怕是异常的。
2.病人感到很痛苦,往往伴有显著的植物神经功能障碍。
3.对所怕处境的回避,直接造成社会功能受损害。?
?本例符合这三条标准,故诊断为恐怖性神经症。
二、焦虑性神经症 (焦虑症)
为发作性或持续的出现紧张不安,预感到似乎又发生某种难以对付的危险,伴有植物神经系统症状和运动不安等为特征,并非由于实际的威胁所至。
其紧张恐惧程度与现实情况很不相称。
女性多于男性,广泛性焦虑大多起病为20—40岁之间,惊恐发作多发生与青春后期或成年早期
1、广泛性焦虑(慢性焦虑)
主要特点:(1)焦虑的情绪体验:提心吊胆和紧张不安(缺乏明确对象和具体内容)
(2)植物神经功能能紊乱,以交感神经系统活动过度为主。
如:口干、上腹不适、恶心、胀气、腹泻、心悸、出汗、尿频、尿激等
(3)运动不安
诊断标准:
1、符合神经症的诊断标准
2、已持续的原发性焦虑症状为主,并符合以下两项:
(1)经常或持续的无明确对象和固定内容的恐惧或提心吊胆;
(2)伴有自主神经症状和运动不安
3、社会功能受损,病人因难以忍受却又无法解脱而感到痛苦。
4、符合症状标准至少6个月
5、排除:甲亢、高血压、冠心病躯体疾病技法的焦虑;兴奋药物过量和药物依赖诫断后伴发的焦虑;其他精神疾病或神经症伴发的焦虑。
2、惊恐障碍(急性焦虑):
典型表现是:突发的心悸、胸闷、窒息感、眩晕感,极度恐怖状态,有 “大祸临头”或濒死感。
持续时间:数分钟或数十分钟,但很少超过一小时。然后,自行缓解。
诊断标准:
1、符合神经症的诊断标准
2、惊恐发作需要符合以下4项:
(1)发作无明显诱因、无相关的特定情境,发作不可预测;
(2)在发作间歇起,除害怕再发作外,无明显症状;
(3)发作时表现强烈的恐惧、焦虑及明显的自主神经症状,并有人格解体、现实解体、濒死恐惧,或失控感等痛苦体验;
(4)发作突然,迅速达到高峰,发作时意识清晰,事后能回忆.
3、病人因难以忍受却又无法解脱,因而感到痛苦。
4、一个月内至少有3次惊恐发作,或首次发作后继发害怕再发的焦虑持续1个月。
三、强迫性神经症(强迫症)
是以不能为主观意志所克制,反复出现的观念意向和行为为临床特征的一组心理障碍。
(一)共同特点: 1、自我强迫和自我反强迫同时存在。2、焦虑、苦恼和不安。 3、有自知力,求治心切。
(三)分类
1、强迫思想(强迫观念):最常见
(1)强迫怀疑(2)强迫回忆(3)强迫性穷思竭虑(4)强迫联想(5)强迫对立思想(6)强迫表象(7)强迫性害怕丧失自控能力(8)强迫意向
2、强迫动作:
(1)强迫性洗涤(2)强迫性计数(3)强迫检查(4)强迫性仪式动作(5)强迫询问
综上所述的许多强迫症状的同时,可见焦虑是一突出症状。
强迫症患者有的只有强迫观念,有的只有强迫动作,有的两者都有。强迫的具体内容能会随时间而变化,
诊断标准:
一、症状标准:
1、符合神经症的诊断标准,并以强迫症状为主,至少有下列一项:(1)以强迫思想为主(2)以强迫行为为主(3)混合形式
2、严重标准:社会功能受损
3、病程标准:符合症状标准至少以3个月
预后:急性起病、诱因明确、病前无强迫人格者,一般预后较好。
起病缓、病程长、病前有强迫人格者,或有持续性心理社会因素者预后不佳。
(一)躯体化障碍
1、症状多样化、变化大、夸大化、慢性化
2、 胃肠、皮肤、性功能症征为主征
3、长期心因性
4、相应的器质性检查均为阴性
诊断:至少 2 年
(二)躯体形式的植物神经功能障碍
1.植物神经功能障碍为主征
2.多只波及一方面
3.无明显病变
4.心因性
诊断:至少3个月
(三)躯体形式的疼痛障碍
1.持续疼痛是主征
2.生理解剖无法解释
包括:心因性背痛或头痛; 精神性疼痛;与情绪冲突有关的躯体形式的疼痛
诊断:至少6个月以上
(四)疑病症
(一)病因和发病机制(了解)
1、心理社会因素:
如婚姻改变,子女离别,朋友交往减少,孤独,缺乏安全感,均可成为发病的诱因。一部分病人系医源性的,有一部分病人,在躯体疾病以后,通过自我暗示或联想而疑病。
2、素质因素:
人格特征:敏感多疑、自我中心、固执、主观、谨小慎微、依赖、对自身健康过多关注 以及要求十全十美等。
主要有三种症状:
1、对健康过虑2、对身体的过分注意3、感觉过敏和疑病观念(妄想除外)
五、神经衰弱
(一)主要特征:精神易兴奋和脑力易疲劳,常伴有情绪烦恼易激惹等,及睡眠障碍、头痛、多种躯体不适等症状。从事脑力劳动者占多数。
(二) 病因和发病机制(了解)
1、工作、学习负担过重;或长期对工作不满
或困难,难以完成而自责。长此,造成持续的
精神过度紧张和疲劳,引起精神兴奋与抑制的
调节紊乱,进而导致神经衰弱。
2、负性情绪: 如:亲人丧亡、夫妻离异、失业挫折、人际关系紧张等。
产生的两大原因:↓
心理压力:个体素质: 如:胆怯、自卑、敏感、多疑、依赖性强、缺乏自信、任性、急躁、自制力差者。
(二)临床表现
1、精神易兴奋:回忆、联想增多且控制不住,敏感。
2、精神易疲乏: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差。
3、情绪症状:易烦恼、易激惹、心情紧张
4、生理障碍:
头 痛:紧张性头痛,多无固定部位,
有压迫或紧箍感。
睡眠障碍:入睡困难、潜睡多梦、早醒,醒
后感觉到不解乏。
植物神经功能紊乱:
5、病人感到痛苦,并常常向别人倾诉,寻求帮助或治疗,
感到控制不了或摆脱不了情绪的
强烈程度和持续时间之久与生活事件和处境不相称。
关于精神衰弱
一、与精神易兴奋相联系的精神易疲劳
精神易兴奋的主要表现是联想和回忆增多而且杂乱。
精神易兴奋的另一表现是感觉过敏。
大多数病人一开始起病就同时有精神易疲劳。疲劳使病人特别难受、休息和睡眠也不能消除它。
疲劳有三种:① 正常疲劳。② 躯体疾病时的疲劳。③ 情绪性疲劳。
神经衰弱的疲劳具有弥散性。他们几乎干什么都觉得累。
神经衰弱性疲劳的另一个特点是它带有明显的情绪型。
神经衰弱的疲劳不伴有欲望和动机的减退。
精神疲劳不一定伴有体力疲劳,仅只有体力疲劳而没有精神疲劳便不是神经衰弱的症状,尤其特征性的是,不愉快的经历连细节都记得很清楚,简直念念不忘,而工作学习方面的事却诉苦完全记不住。
二、情绪症状
主要有三:烦恼、以激惹和心情紧张。
①病人感到痛苦,倾向于见人就诉苦或求助求治;
②病人感到控制不住或摆脱不了;
③情绪的强烈程度和持续时间之久与生活事件和处境不相称。
1、烦恼。
精神科门诊的精神衰弱病人,至少有一半有显著而持久的烦恼。神经衰弱的烦恼,关键并不在于烦恼本身,而在于未能将‘我不要烦恼’的愿望变成‘我要快乐’的实际有效行为。病人在诉说一大堆烦恼之后,向医生‘我应该怎么办?’是非常典型的。而面对烦恼,个人自有一套摆脱它的行动办法,是健康人的共同特点。
焦虑与烦恼的区别:
焦虑——是没有明确对象和具体观念内容的忐忑不安和提心吊胆
烦恼——他总是有现实的内容。
2、易激惹。
易激惹指容易生气和发怒,容易急躁,一点小事就急得不得了,按捺不住。
区别精神病性易激惹和精神症性易激惹。
神经衰弱病人的易激惹的典型形式是反复发作的三部曲:急躁发怒—后会—加强压抑和控制,而经过长短不等的时间后这三部曲又重演一遍。
易激惹很容易损害人际关系,而人际关系不融洽又使易激惹趋于恶化。
由于极力压抑自己的愤怒、怨恨和不满,易激惹可以发生变形,
常见的有:① 容易感伤。② 好打抱不平。③ 弥漫性敌意:‘瞅着什么都不顺眼’。
精神病性易激惹:(1)没有难受和痛苦的内心体验,2)不感到自己失控,甚至否认发脾气的行为事实(3)事后并不觉得不对或不好,甚至大怒之后马上就变得好像根本没有那么回事一样。
3、心情紧张。持续的心情紧张而不能使自己松弛,是很难受的,往往伴有头痛、全身酸痛、疲劳感、失眠和脑力活动效率下降等痛苦的症状。
一部分精神衰弱病人以心情紧张而无法松弛为主诉。这种病人照例认为得病的原因是工作学习过度紧张。这是一种误解。这是张、弛调节能力发生了障碍,是精神衰弱的症状,是结果而不是原因。
①紧迫感。感到任务迫在眉睫或事情太多而时间不够用,从来没有事情告一段落而可以松一口气的感觉。
②负担感。总担心事情做不好或失败,怕犯错误,怕对面子,争强好胜。
③自控感。感到必须加强自我控制,似乎稍有松懈,便会使工作学习失误,或者自认不应该和过激的言词和情绪就会迸发出来。
④神经过敏。感到自己不冷静而产生惊跳反映。
⑤效率下降。感到工作学习进展缓慢,质量不佳,尤其是自认比过去更加努力成绩却下降 了。
三、心理生理症状
实际上指的是生理功能障碍:
睡眠障碍;头部不适感;个别内脏功能的轻度或中度障碍。
对非器质性失眠的定义是:失眠是一种睡眠的质和/或量,令人不满意的情况,且持续相当长一段时期。
难于入水、多梦和醒后不解乏,使病人对睡眠的时间估计偏少。病人估计的睡眠时间和实际睡眠时间之差,可以叫做回顾性失眠。病人诉述整夜不眠,而他们的配偶却听见病人打鼾,这叫做睡眠感丧失。
造成这两种情况的因素有:对失眠过分担心和重视;对做梦有误解;把白天的各种不适感和不快情绪都归咎于失眠。
神经衰弱的失眠最常见的情况是,睡眠和醒觉的节律紊乱,病人白天发困惑打瞌睡,夜间却兴奋不眠。
神经衰弱的头部不适感主要是紧张性头痛。头皮下和后颈部的肌肉紧张,但血管性头痛也可能同时存在。病人的典型诉述是持续的头痛和头昏,头顶有重压感,头上像箍了一个铁箍似的紧束感,后颈部发僵发硬地难受,脑袋发胀等。
内脏功能障碍通常只限于个别的器官。如果症状很多,几乎遍及各处,则应考虑焦虑症、抑郁症和疑病症的可能。神经衰弱最常见的症状,首推消化系统和性功能障碍,心血管和功能障碍也不少见。
神经衰弱起病缓慢,病期迁延。少数病例是急性起病的,起病与重大生活实践相联系,这种急性起病的病例预后良好。还有少数病人在病程中两种不同的临床相交替出现,一种状态以精神兴奋为主,另一种状态以精神易疲劳为主,但都伴有不适感和不快体验。
(优、抑郁性神经症(不典型的神经症)
又称心境恶劣障碍
?以持久的心境低落状态为特征的神经症
?常伴有焦虑、躯体不适感和睡眠障碍
?无明显的运动性抑制或精神病性症状
?有治疗要求
?生活不受严重影响 女性多见
(二)临床表现:
1、持续的、轻到中度的抑郁为主症。
2、伴有以下症状中至少三项:
(1)兴趣减退,但未丧失。
(2)对前途失去希望,但不绝望。
(3)自觉疲乏无力,或精神不振。
(4)自我评价降低,但愿接受鼓励和赞扬。
(5)不愿主动与人交往,但被动接触良好。
(6)有想死的念头,但顾虑重重,留恋亲人。
(7)自觉病情严重难治,但又主从求治,希望能治好。
3、常有失眠,食欲、性欲下降,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
以上症状至少持续 2 年,且至少三分之二的时间处于抑郁状态
七、人格解体神经症
(1)狭义的人格解体:“无我感”——感到“我”异乎寻常的不真实,似乎不存在
(2)现实解体:感到周围世界似乎是陌生的,不真实的,向图片上了一层雾一样。
(3)身体解体:感到自己整个身体的大小、情中、软硬等 发生了奇特的变化,失去了正常时的真体感和实质感,似乎不存在一样。
(4)情感解体:感到丧失了情感,连自己的父母、配偶和子女都不会爱他们了,感到身份痛苦、伤心。
人格解体的特征:
病人对异常体验的主观性有清楚的了解,因而感到不快和苦恼,甚至在突然发生时感到恐不安。
病程是持续的,至少一年以上。应激相关障碍(反应性精神障碍)(心因性精神障碍)
一、分 类:
1、急性应激障碍:2、创伤后应激障碍:3、适应障碍:
1、急性应激障碍:
急剧、严重的精神打击1小时之内发病
表现: 精神运动性兴奋
精神运动性抑制;木僵
如果应激源被消除,症状往往历史短暂,一般持续数小时至1周,通常在1月内缓解,预后良好,缓解完全。
2、创伤后应激障碍:
异乎寻常的威胁性或灾难性心理创伤。
多数患者在创伤事件后的数天至半年内发病, 一般在1年内恢复正常,少数患者可持续多年,甚至终生不愈。
3、适应障碍:长期存在应激源 延迟出现和长期持续的精神障碍。或困难处境,一定的人格缺陷,表现: 1、适应不良行为:退缩、不讲卫生、生活无规律 2、 生理功能障碍:睡眠障碍、食欲不振。
通常在遭遇生活事件后1个月内起病,
应激源消失后,症状持续一般不超过6个月
癔症(歇斯底里)
1、一种以解离症状和转换症状为主的精神障碍
2、起病受心理社会因素影响。
3、常见于青年期和更年期,女性多见
由心理刺激或暗示引起的发作性感觉、运动和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的短暂性精神障碍。
以症状复杂多样,发病急骤为特点的一组神经症。
有反复发作倾向。文化落后地区患病率较高。
临床表 现:
1、分离性障碍:
(1)意识障碍:狭窄,意识朦胧状态,或昏迷,木僵。(2)情感爆发(3)遗忘(4)神游症(5)癔症性痴呆(假性痴呆)(6)身份识别障碍:如多重人格(7)其他分离型癔症:“走阴间”(8)癔症型精神病:错觉、片断幻觉,以视幻觉为主。
2、转换性障碍(癔症性躯体障碍)
感觉障碍:(1)感觉障碍:感觉过敏、感觉缺失、感觉异常。(2)癔症性失明(3)癔症性耳聋(4)癔症性失音
运动障碍:(1)癔症性抽搐(2)癔症性瘫痪
3、躯体性障碍:常起病于30岁以前,多为女性。诉多种躯体症状,描述时模糊不清, 变化不定,夸张,并无躯体疾病的证据。
4、癔症的特殊表现形式:流行性癔症或癔症的集体发作。多发生在女性。大多文化程度不高。
病人特点:1、病程为阵发性2、起病有心因,症状反映心因,3、表演做作色彩浓厚,暗示性强4、社会功能受损,自知力不完整,
诊 断:臆病(臆病性精神病)
一、人格障碍(病态人格)
(一)概念: 是一组以人格结构和人格特征偏离正常为特征的精神障碍。
(二)形成的原因:
1、由生物、心理、社会因素综合作用而形成。
2、儿童早期环境和家庭教育极为重要。
3、社会文化因素:恶劣的社会环境。
(先天生物遗传素质因素与后天环境习得因素的作用)
(一)偏执型人格障碍
表现特征:(三级) 以猜疑和偏执为特点, 始于成年早期,男性多于女性。
(二)分裂型人格障碍:
表现特征:(三级)以观念、行为和外貌装饰的奇特、情感冷漠,及人际关系明显缺陷为特点。 男性略多于女性。
(三)反社会型人格障碍:
表现特征(三级):以行为不符合社会规范,经常违法乱纪,对人冷酷无情为特点,本组病人往往在童年或少年期(18岁前)就出现品行问题。成年后(指18岁后)习性不改,
主要表现行为不符合社会规范,甚至违法乱纪。 男性多于女性。疗法
(四)攻击性人格障碍 (冲动型人格障碍)
表 现(三级):以情感爆发,伴明显行为冲动为特征,男性明显多于女性。
(五)表演型(癔症性)人格障碍
表现:(三级)以过分的感情用事或夸张言行吸引他人的注意为特点;
(优)强迫型人格障碍:
表现:(三级)以过分的谨小慎微、严格要求与完美注意,及内心的不安全感为特征。男性多于女性2倍,约70%强迫症病人有强迫性人格障碍。
(七)焦虑性人格障碍
表现:(三级)以一贯感到紧张、提心吊胆、不安全及自卑为特征,总是需要被人喜欢和接纳,对拒绝和批评过分敏感,因习惯性地夸大日常处境中的潜在危险,而有回避某些活动的倾向。
(八)依赖性人格障碍
表现特征:(三级)依赖、不能独立解决问题,怕被人遗弃,常感到自己无助,无能和缺乏精力。
二、性心理障碍(性变态)是指以性心理和性行为明显偏离正常,并以这种性偏离作为性兴奋,性满足的主要或唯一方式为主要特征的一组精神障碍。
性心理障碍的类型1、性身份障碍:异性症2、性偏好障碍:恋物症、异装症、露阴症、 窥阴症、摩擦症 施虐狂、受虐狂
3、性指向障碍:同性恋
(一)进食障碍:是一组以进食行为异常为主的精神障碍。
1、神经性厌食:多见于青少年女性
2、精神性贪食:可与神经性厌食交替出现
3、神经性呕吐:是指一组以自发或故意诱发反复呕吐为特征的精神障碍,
(三)性功能障碍
1、性欲减退 2、阳痿 3、性乐高潮障碍:女性较常见 4、早泄 5、阴道痉挛 6、性交疼痛
变态心理学学后感下载如图片无法显示或论文不完整,请联系qq752018766
设为首页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youerw.com 优文论文网 严禁转载
如果本毕业论文网损害了您的利益或者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一定会及时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