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论文范文课程设计实践报告法律论文英语论文教学论文医学论文农学论文艺术论文行政论文管理论文计算机安全
您现在的位置: 毕业论文 >> 艺术论文 >> 正文

从《离骚》\《神女赋》中神女模式窥探君臣之间的角逐

更新时间:2015-4-3:  来源:毕业论文
从《离骚》\《神女赋》中神女模式窥探君臣之间的角逐
摘要:自屈原、宋玉以来,一系列以神女追寻为题的辞赋,连同赋写情、色的相关作品,形成中国辞赋史上极为重要的“神女论述”传统。在不同时代下,男性书写者策略性地展示出他们在政治、情欲上的对应姿态。换言之,成为同是男性的君臣双方,彼此交涉对应的身份筹码;作者如何出场,君王如何观看,性别的模拟与转换,刻画出政治场中的角力网络。
  关键词:神女 君臣 角逐
  
  前人对神女模式的研究最为普遍的是讽谏说和原型说。讽谏说认为追求神女即是追求淫乐,忽视了神女论述中潜藏的的性别意识,但原型说却因过于注意普遍性的情欲经历而抹灭了专属辞赋体类的政治用途。从赋诗言志到纵横游说,兴盛于先秦两汉间的辞赋写作,最基本而积极的目的莫不是为了上达天听。
  屈原、宋玉与楚王就性别而言都是男人,很多评论者将男女比作是君臣,这一开始就站在了刻意矮化女性的角色,而蔑视了作者在书写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对同性关系的要求。所以,对先前那两种学说我都不赞同。
  先秦由《离骚》至《神女赋》,利用“神女”这个意符,一方面是以自身的弱势景观,博取君王的同情赏爱,进而构筑同性结盟的政治理想国;另一方面藉以揭露赋家所谓“失志不遇”的悲哀,其实是原由君王视臣属如女色的性别扭曲,以致在自我认知上无法解脱的迫害阴影。传统中神女的出场无论再怎么神妙无端,重点也都一致摆在体貌姿态的精雕细琢,来诱发对方或自己的感官物欲。
  自屈原以来,追寻神女而不得一般都视为是君臣关系难以和契的隐喻。如曹植《洛神赋》的结局则像是《离骚》中屈原求女的经验,总是因为“心犹豫而狐疑兮,欲自适而不可”、“理弱而媒拙兮,恐导言之不固①”。
  屈原在《离骚》中有一段形象、生动的描述,即来求宓妃、见简狄、留二姚,就是所谓的“求女”,这完全是屈原的一种精神活动。而屈原在三次求女失败后,先后使“灵氛”、“巫咸”占卜吉凶,这占卜的行动正是透过剖析因果(为什么追寻不得)、规划未来(怎样重新面对),来思索事件遭遇而完成一个陈情的诉状:
  “曰勉远逝而无狐疑兮,孰求美而释女?何所独无芳草兮,尔何怀乎故宇?世幽昧以眩曜兮,孰云察余之善恶?民好恶其不同兮,惟此党人其独异”。
  “曰勉升降以上下兮,求矩矱之所同。汤禹严而求合兮,挚咎繇而能调。苟中情其好修兮,又何必用夫行媒。”②
  不论是灵氛或巫咸所言乃至于屈原的回应,皆是一方面探讨追寻不得的原由,一方面调整面对结局的态度。重点不是没有遇合,而是为何失败;是因为自己不能明察善恶,还是根本正反颠倒、失去了善恶的准绳?重点也不是哀思的折磨,而是如何看待哀思的态度;如果是因为修己持志值不值得,如果执著对治平盛世的理想而致挫折困顿值不值得?这些追寻的行动所引发的意识观念的深层启发,正是仅仅针对追寻行动来描写的建安“止欲”赋作没有开发的陈情契机;也正是建安赋作虽然看似模拟屈、宋的情欲书写,却无法超越情欲书写而指向君臣、群己等内在主旨的真正原由。
  无论是从“理想”还是“现实”来看,对屈原求女的意义都不应该简单化,它包括了全部封建制度初建时的新的理念,既不纯理想,也不纯现实,而是介乎理想与现实之间、希望与失望之间的精神活动,是和他在政治上苦闷但还没有绝望时的心境是一致的。
  再看《神女赋》。宋玉所描写的巫山神女,都是将体态容颜的细写包蕴在如梦似幻的神妙氛围中:
  仿佛兮若轻云之蔽月,飘摇兮若流风之回雪。远而望之,皎若太阳升朝霞;迫而察之,灼若芙渠出绿波①。
  宋玉可能利用那神妙性企图引发楚王超越感官性的注意力,从而拉抬对话中由情欲满足至于礼法节制的议论空间;但是往往为了取悦君王或迫于君威,又在其中掺杂像是“望余帷而延视······奋长袖以正衽”、“褰余帱而请御······怀贞亮之洁精”等徘徊于欲望与品德之间的矛盾字句。http://www.youerw.com
  《神女赋》表征了宋玉终究与楚王离心异志的“政治上的失恋”,至于神女的傲然远离,其实是阿Q式的自我慰解。自始至终,楚王的眼光只投注在神女的美色玮姿;展演神女的宋玉,原来也成了楚王操弄的傀儡。与屈原的《离骚》相比,虽然同样以女性化的香草美人来展示自我,屈原是借女性之口来比喻自己的芳洁与美善。我们无从得知屈原为何采用女子为替身,不过这种间接的比喻,使得前人将重点一直放在香草、美人的比兴拟志上,这样容易使人忽视持志成德的人格动力;而三次求女的失败也有人比喻为所谓的“政治失恋”②,但是由于道统典型的传承、同性结盟的宣示,成就了屈原在《离骚》文脉情境之中自恋男子的身份;而宋玉缺乏道统的支持,美丽而压抑的神女替身,反倒“坐实”了宋玉失恋女性的对话身份。
  由宋玉《神女赋》回过头来重新看待《离骚》中回避生理女性、男女情爱的书写,才能恍然理解屈原为什么那样强调君臣间同性相求的重要性;因为君王正是以视臣如女色作为剥夺士人主体意识及其参与政权的第一步。而这两篇赋的关联与重要性正在于展示:环绕神女的辞赋书写,其实就是透过性别的坐实与想象,来表现为臣者于君主专权的政治体制、社会结构中的摆荡体验。
  在封建制度下,臣子被要求去性欲、弃父权,那么作品中的唯一男性肯定就是君王。历来以为《登徒子好色赋》“意在微讽”、“讽于淫也”,这讽刺君王的目标显然落空,反倒成为臣子宣誓效忠的戒律。屈原和宋玉为君王铺设了独享专有的世界,并在其中遗忘了自己的性别。
  
  参考文献:
  [1]周建忠:《楚辞学通典》,湖北教育出版社,武汉,2003年第一版。
  [2]林家骊:《楚辞》,中华书局,北京,2009年第一版。
  [3]郑毓瑜:《性别与家国——汉晋辞赋的楚骚论述》,上海三联书店,上海,2006年第一版。
  [4]聂石樵:《屈原论稿》,人民文学出版社,北京,1992年第二版。
  注释:
  ①:林家骊《楚辞》,中华书局,第22页、第24页。
  ②:康正果《风骚与艳情》谈《离骚》中以弃妇比逐臣的“政治失恋” ,第81页
从《离骚》\《神女赋》中神女模式窥探君臣之间的角逐下载如图片无法显示或论文不完整,请联系qq752018766
设为首页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youerw.com 优文论文网 严禁转载
如果本毕业论文网损害了您的利益或者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一定会及时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