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论文范文课程设计实践报告法律论文英语论文教学论文医学论文农学论文艺术论文行政论文管理论文计算机安全
您现在的位置: 毕业论文 >> 论文 >> 正文

论文广告新闻化现象评析 第2页

更新时间:2016-10-7:  来源:毕业论文
《大河报》是河南日报业集团于1995年8月1日创办的一份综合性都市生活日报,其办报宗旨是:“关切民生﹑倡导时尚﹑贴近生活﹑服务大众”。 近年《大河报》上出现了一种广告越来越像新闻的现象,学术界称其为广告新闻化。这种现象为《大河报》带来了欺骗、误导消费者、导致报纸公信力下降、损害法律权威、造成广告市场混乱等一系列负面影响。如今《大河报》在全国日发行量达100万份,年广告收入达4.5亿元。一般而言,报纸的发行量越大,广告新闻化的危害范围就越广,受蒙蔽的受众就越多。因此,必须采取一定的措施来杜绝报纸的广告新闻化现象,减少其对受众和社会的危害。广告新闻化现象的产生跟多个原因有关,包括媒体自身的原因如媒体受众意识薄弱、行业自律缺失等,也包括外部环境的原因如相关法律制度不完善,媒介市场竞争激烈等。本文以《大河报》为研究对象,选取其新闻化的多个广告文本,分析其广告新闻化现象产生的原因,希望能提出一些有借鉴性的建议,改善报纸广告经营的现状,促进报纸健康合理发展。
一、广告新闻化概述
广告新闻化现象在报业很盛行,但广告新闻化具体指什么,很多大众尚不清楚。因此,首先必须理清广告新闻化的概念和内涵。本文来自优*文`论'文&网,毕业论文 www.youerw.com 加7位QQ324~9114找原文
(一)广告新闻化的定义
所谓广告新闻化指的是“广告商和媒体利用受众对新闻报道的信任,将商业信息包装混杂在新闻信息中,表面上看是客观的新闻报道,其实是为特定的产品促销,让观众误以为是比较客观的新闻报道,从而达到商品销售目的。”[ 董天策.新闻•公关•广告之互动研究[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08,279.] 显然,广告新闻化是一种具有误导性的广告,其载体主要是报纸、电视、网络等各种媒体,其最终目的是达到帮助企业销售产品。
(二)广告新闻化的表现
包装成新闻的广告本质依然是广告,却披着新闻的外衣欺骗、误导消费者和受众。广告新闻化有一些常用的方式和技巧。
1.模仿新闻的写作手法,使用新闻特有的标记。
当前,许多广告标题都模仿新闻式标题来写,有的分主标题和副标题,有的甚至使用引题;许多广告内容中常用“××年×月×日﹑据悉﹑近日﹑日前”等新闻常用词汇来贯穿广告内容;许多广告文章也有广告由头﹑记者走访现场﹑记者采访﹑专家意见等。
2.新闻和广告混合编排。
这一特征主要体现在版面编排上。如报纸上除专门的广告版面外,其余新闻版面也多有广告出现,有的新闻版面上版是新闻,下版便是广告,期间就可能隐藏新闻化的广告;也有的新闻版面全版均是新闻,但中间会穿插一两条包装成新闻的广告;新闻化的广告在字体﹑字号﹑行间距﹑颜色上均和新闻保持一致;报纸上常出现的“旅游专题﹑健康专题﹑车市专题”等专题新闻版面里也经常出现新闻化的广告。
3.广告伪装成科普类新闻。
科普类新闻经常会成为媒体报道的热点,也是受众非常感兴趣的东西。比如,近年许多人关注保健养生,这类新闻就会成为报纸报道的热点,受众也十分关注这类知识。许多广告就利用消费者的这种知识需要,将广告伪装成科普新闻出现在报纸上,甚至报纸用专门的版面,大量的篇幅来“报道”这类“新闻”。面对这些“科普新闻”,除了养生领域的专家和新闻传播的专业人士,一般受众是很难辨别文中内容的真伪和文章的本质的。
这些广告新闻化现象在河南主流媒体《大河报》上也都存在,基于研究的便利性考虑,本文仔细阅读了一个多月的《大河报》,对其新闻化的广告文本进行了梳理和分析。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论文广告新闻化现象评析 第2页下载如图片无法显示或论文不完整,请联系qq752018766
设为首页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youerw.com 优文论文网 严禁转载
如果本毕业论文网损害了您的利益或者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一定会及时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