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论文范文课程设计实践报告法律论文英语论文教学论文医学论文农学论文艺术论文行政论文管理论文计算机安全
您现在的位置: 毕业论文 >> 论文 >> 正文

LED显示屏动态显示和远程监控的实现 第3页

更新时间:2010-5-2:  来源:毕业论文
LED显示屏动态显示和远程监控的实现 第3页
2n5551 16 小功率NPN三极管
2n5401 16 小功率PNP三极管
led 256 3mm白发红高亮度
22P 2 瓷片电容
10uf/50v 1 电解电容
100uf/25v 2 电解电容
AT89C51 1 或AT89S51
40pin Ic座 1 插89c51用
12M 1 晶体
74LS154 1 或74HC154
LM7805 1 稳压IC
电源插座 1  
稳压电源 1  
LED显示屏用电源的设计
林建伟,李震
西安普声电信有限责任公司,陕西西安710043
1引言
   LED显示屏是一种迅速发展起来的新型信息显示媒体。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已被广泛应用于车站、宾馆、银行、医院等公共场合。显示屏电源是其重要组成部分,主要用来给显示屏发光二极管提供必要的工作电流,保证屏体正常显示。为简单起见,通常采用由一小功率电源带3到4个显示驱动板的供电方案。这样,一个较大面积的显示屏需要配接许多电源模块,例如一个2m×1.5m的屏体,就需要提供24个5V/20A的模块电源。该设计存在以下的缺点。
   1)接线复杂每一个电源均需单独地配置交流输入线、直流输出线。
   2)电源冗余度差在大多数情况下,屏体显示内容为文字、动画、图片,每个显示驱动板消耗的电流不一样,可能某些电源模块过载,而另一些模块空载。此外,若某一电源失效,会造成屏体的一部分黑屏。
   3)电源过载能力差,利用率低屏体在工作时消耗的电流随画面的内容、颜色、亮度而变化,大部分时间电流较小,而大面积高亮度的画面虽消耗电流大,但持续时间短。考虑到LED是恒流驱动的,只要驱动板可正常工作,供电电压可以降低一些。电源最好有下拖形状的限流特性,而不是通常的较陡峭形状的限流特性,以保证有较好的过载能力、较高的利用率。
   考虑到以上各点,提出新的供电方案如下:
   1)集中供电,采用n+1冗余方案。
   2)电源模块设计适当的输出电流,模块可均流。保证屏体装配工艺易实现n+1冗余。
   3)电源模块有下拖形状的限流特性以保证有较好的过载能力、较高的利用率。
   4)电源模块有扁平的外形,自然散热,易于在屏体上安装,并利用屏体散热。
   5)电源模块带APFC,减小对电网的干扰,适应电网的波动。
2电路设计
   采用集中供电方案可避免分散供电的缺点,但要求电源的可靠性更高,否则电源一旦失效会造成整屏的黑屏,而不是部分黑屏。提高电源可靠性的最积极的办法为提高变换效率,减少发热量,同时选用可靠性高的线路与器件。
2.1AC/DC电路设计
   传统的AC/DC全波整流电路采用的是整流+电容滤波电路。这种电路是一种非线性器件和储能元件的组合,输入交流电压的波形是正弦的,但输入电流的波形发生了严重的畸变,呈脉冲状。由此产生的谐波电流对电网有危害作用,使电源输入功率因素下降。在本设计中整流电路部分采用有源功率因数校正电路(APFC),避免了上述缺点。其电路如图1所示。
   与典型PFC主电路不同的是此电路选用了无损吸收缓冲网络。该网络降低了开关管的开关损耗,提高了其稳定性,增强了其使用寿命。它利用一组无源元件,使开关管实现了零电流开通和零电压关断,提高了电源的工作效率,且相对于其它谐振软开关电路,降低了生产成本。
   下面通过分析PFC主开关Q的工作过程来说明此无损吸收缓冲网络的工作原理。
   1)Q导通时,因为电感 L2中电流不能突变,且C2、C1电压不能突变,Q中的的电流从零开始增加,缓慢上升。通过 D4的电流iD4渐减。Q实现零电流开通,导通的损耗较小。
   2)当电流iD4减少为零时,D4进入反向恢复状态,通过电感 L2的电流iL2=iL1+irD4。D4反向电流irD4的变化率受到电感 L2的控制,反向恢复损耗降低。
   3)主电感L2中电流缓慢增加,Q上的电压 uQ下降。电容C2通过D2、C1、L2、Q放电 ,C2上的电压uC2下降。
   4)当uC2下降为零时,C2中的能量完全转向 C1、L2。L2中的电流饱和不变,uQ下降变为零,Q完成零电流开通过程。
   5)Q保持开通状态,与普通PFC电路的开关管状态相同。
   6)Q关断时,L2中的电流 iL2通过D1流向C2,C2从零开始充电,Q实现零电压关断,关断损耗较小。二极管 D2、D3使uC2最终钳位在输出电压VL。
   7)L2在导通时存储的能量通过 D1、D2流向C1,L2逐渐复位。当 L2复位后,C1中的能量通过D3输出。
   8)当C1两端电压变为零时, D4正向导通。Q完成零电压关断过程。
   9)Q保持关断状态直到开始进入新的开关循环过程。
   Q的开关波形如图2所示;Q的实测导通时间和关断时间如图3所示。(电源负载22A)
   从以上分析可知此无损吸收网络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Q的最大工作电压等于输出电压 VL。
   2)PFC电路的输出二极管D4的耐压是 VL与电感L2的反向电压之和。
   3)Q中的电流上升率,即Q的开通损耗决定于电感 L2两端电压和L2的电感量。
   4)Q两端的电压上升率,即Q的关断损耗决定于流过电容 C2的电流和C2的容量。
   5)由于开关动作引起的存储在 L2和C2中的能量最终都输出给了负载,保证了转换器的工作效率。
2.2DC/DC主电路设计
   DC/DC主电路采用单端双正激电路。单端双正激电路相对于其它拓扑电路结构,开关管承受电压低,在控制电路设计中不必担心共态导通问题,也不会因电路不对称发生高频变压器单向偏磁,即不存在变压器饱和问题,是一种可靠性较高的电路。考虑到整机的高度不超过60mm,以及变压器工艺、安装、散热的要求,DC/DC变换采用双变压器、双输出电感结构。变压器原边并联,副边各自用一个输出电感,如图4所示。
   该电路的无损吸收网络不同于AC/DC部分电路所采用的无损吸收网络。它仅使开关管完成了零电压关断过程。以下以开关 Q2为例(Q1与Q2变化状态相同),简述该网络的工作原理。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LED显示屏动态显示和远程监控的实现 第3页下载如图片无法显示或论文不完整,请联系qq752018766
设为首页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youerw.com 优文论文网 严禁转载
如果本毕业论文网损害了您的利益或者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一定会及时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