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论文范文课程设计实践报告法律论文英语论文教学论文医学论文农学论文艺术论文行政论文管理论文计算机安全
您现在的位置: 毕业论文 >> 论文 >> 正文

无线货架自动控制系统 第11页

更新时间:2009-5-28:  来源:毕业论文
无线货架自动控制系统 第11页
行数据从TXD引脚输出,发送完一帧数据后,就由硬件置位T1。
输入:在(REN)=1时,串行口采样RXD引脚,当采样到1至0的跳变时,确定是开始位0,就开始接收一帧数据。只有当(RI)=0且停止位为1或者(SM2)=0时,停止位才进入RB8,8位数据才能进入接收寄存器,并由硬件置位中断标志RI;否则信息丢失。所以在方式1接收时,应先用软件清零RI和SM2标志。
(3) 工作方式2
方式2为固定波特率的11位UART方式。它比方式1增加了一位可程控为1或0的第9位数据。
输出:发送的串行数据由TXD端输出一帧信息为11位,附加的第9位来自SCON寄存器的TB8位,用软件置位和复位。它可作为多机通信中地址/数据信息的标志位,也可以作为数据的奇偶校验位。当CPU执行一条数据写入SBUF的指令时,就启动发送器发送。发送一帧信息后,置位中断标志T1。
输入:在(REN)=1时,串行口采样RXD引脚,当采样到1至0的跳变时,确认是开始位0,就开始接收一帧数据。在接收到附近的第9位数据后,当(RI)=0或者(SM2)=0时,第9位数据才进入RB8,8位数据才能进入接收寄存器,并由硬件置位中断标志RI;否则信息丢失,且不置位RI。再过一位时间后,不管上述条件是否满足,接收电路即行复位,并重新检测RXD上从1到0的跳变。
3.波特率选择
在串行通信中,收发双方数据传送速率要有一定的约定。在8051串行口的4种工作方式中,方式0和2的波特率是固定的,而方式1和3的波特率是可变的,由定时器T1的溢出率控制。
(1)方式1和方式3
 方式0的波特率固定为主振频率的1/12;方式2的波特率由PCON的选择位SMOD来决定,其公式如下:
                                         (2.25)
也就是当SMOD=1时,波特率为1/32fosc,当SMOD=0时,波特率为1/64fosc。
(2)方式1或方式3
 定时器T1作为波特率发生器,其公式如下:
                             (2.26)
式中T1计数率取决于他工作在定时器状态还是计数器状态。当工作自于定时器状态时,T1计数器为fosc/12;当工作于计数器状态时,T1计数器为外部输入频率,此频率应小于fosc/24。产生溢出所需周期与定时器T1的工作方式、T1的预置值有关。
定时器T1工作于方式0:溢出所需周期数 = 8193-x;
定时器T1工作于方式1:溢出所需周期数 = 65536-x;
定时器T1工作于方式2:溢出所需周期数 = 256-x。
因为方式2为自动重装入初值的8位定时器/计数器模式,所以用它来做波特率发生器最恰当。当时钟频率选用11.0592MHz时,可以获得标准的波特率,很多单片机系统选用这个看起来“怪”的晶振就是这个道理。
如果是短距离的串行数据传输,则标准的TTL或CMOS足以应付;要进行距离的串行数据传输,使用标准的TTL或CMOS,恐怕驱动能力不足,且噪声边限太小,通信质量很差!RS485是一种可长距离传输的通信方式,因此,必修突破噪声边限太小和驱动能力不足的的限制,于是相关的驱动IC应运而生,Maxim公司的MAX485系列就属于这类IC。
MAX485接口芯片是Maxim公司的一种RS-485芯片。采用单一电源+5 V工作,额定电流为300 μA,采用半双工通讯方式。它完成将TTL电平转换为RS-485电平的功能。MAX485芯片的结构和引脚都非常简单,内部含有一个驱动器和接收器。RO和DI端分别为接收器的输出和驱动器的输入端,与单片机连接时只需分别与单片机的RXD和TXD相连即可;/RE和DE端分别为接收和发送的使能端,当/RE为逻辑0时,器件处于接收状态;当DE为逻辑1时,器件处于发送状态,因为MAX485工作在半双工状态,所以只需用单片机的一个管脚控制这两个引脚即可;A端和B端分别为接收和发送的差分信号端,当A引脚的电平高于B时,代表发送的数据为1;当A的电平低于B端时,代表发送的数据为0。在与单片机连接时接线非常简单。只需要一个信号控制MAX485的接收和发送即可。同时将A和B端之间加匹配电阻,一般可选100Ω的电阻。  
        图4.6  MAX485内部封装及内部结构
4.2 主控模块
     主控模块是以89C51单片机为核心,通过485多机通信模块实现主控机向下位机发送数据。以下图4.7为主控模块电路图。              
     
                       图4.7 主控模块
 下位机模块
单机模块中也分别有485都与主控模块中的485连接,这种设计方式易于实现。以下图4.8为单机电路图 
 
 
图 4.8 单机模块
89C51连接主模块的演示电路为下图,图 4.9

 << 上一页  [11] [12] [13] 下一页

无线货架自动控制系统 第11页下载如图片无法显示或论文不完整,请联系qq752018766
设为首页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youerw.com 优文论文网 严禁转载
如果本毕业论文网损害了您的利益或者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一定会及时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