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论文范文课程设计实践报告法律论文英语论文教学论文医学论文农学论文艺术论文行政论文管理论文计算机安全
您现在的位置: 毕业论文 >> 农学论文 >> 正文

农业规模经营以及效率问题

更新时间:2011-4-26:  来源:毕业论文

农业规模经营以及效率问题
摘要:农业规模经营是指在效率最大化的规模下经营。效率最大化规模不是用要素使用数量如土地面积大小来衡量的,不是某一个固定的值,而是在正确的市场价格指导下、作出正确的资源配置选择而达到的均衡结果。这就要求我们打破生产力、制度和农民混合身份对要素流动的制约,使要素配置突破家庭界限,建立流动性较强的、发达的三大要素市场,形成一种自动实现规模经营的机制。

  关键词:农业规模经营,效率

  一、规模经营的概念

  要实现农业现代化,农业生产必须由一家一户的分散经营过渡到规模经营。但对于什么是规模经营,学术界目前还没有统一和明确的理解。有人根据人多地少的中国国情,提出适度规模经营的概念,这种提法仍然比较模糊。从问题的实质来看,规模经营是怎样经营的问题,是对一种经营方式即资源配置方法的选择。所谓规模,是指在一定经营方式下所实现的最优经营规模。因此,它是一个定性的概念,而不是一个定量的概念。我们不能把比如土地面积达到多少就叫做规模经营。规模经营不是对生产要素某一量化指标的选择,而是对生产要素一种配置方式的选择。只有先选择一定的配置方式,才会产生一定的量化结果,而不是相反。因此,从“规模”来理解,规模经营是指在一定经营方式下所实现的最优规模上的经营,这是狭义的、静态的理解;从“经营”来理解,规模经营就是指在一定经营方式下的经营,这是广义的、动态的理解。实际上,狭义规模经营是广义规模经营的均衡状态。什么样的经营方式才是我们追求的规模经营?这应该从它的目的分析。规模经营的最终目的是提高农业的比较效益,实现农业生产效率最大化。因此,能够实现效率最大化的经营方式就是规模经营。我们也可把规模经营称作效率经营。最优规模就是效率最大化的规模。

  二、规模经营的模型分析

  由于规模经营就是为了实现效率最大化,因而如何实现规模经营的问题就是如何实现效率最大化的问题。下面将构建农业生产模型来分析什么是效率最大化和如何实现效率最大化。1.农业生产模型。对于农业生产模型,本文分析采用的是最简单也是最基本的模型,即供求模型。假设市场是完全竞争的。图1是单个农户的生产模型。Sp是农户的成本曲线,在完全竞争下同时也是供给曲线。而农户面对的需求曲线在完全竞争下是水平的。图2是整个市场农户整体的生产模型。St是市场供给曲线,是各个农户供给曲线的加总。Dt是市场需求曲线。为了本文分析的方便,这里对模型有个转化,把单个农户和农户整体的两个生产模型结合起来,也就是把农户整体生产模型平均到每个农户,构建农户平均生产模型,反映的是平均每个农户的市场供求状况,如图3。假如市场总共有N家农户,则St=Sp3N,平均每个农户的供给曲线就是Sp。平均每个农户面对的市场需求Dp=Dt/N。2.效率最大化的理解。效率最大化是指用最小的成本(投入)获得最大的收益(产出),包括成本最小化和收益最大化两方面。对此的衡量,经济学上有严密而科学的标准。2.1正确的价格指导。资源的配置是在市场价格的指导下进行的,要使农业资源得到有效的配置,必须要有正确的相对价格作指导。具体来说,效率大小直接取决于投入和产出,而二者是用市场价格来评价的。要实现效率最大化,首先必须保证衡量投入和产出的价格即要素价格和产品价格是合理的,没有被扭曲。在图3中,要素价格w大小反映Sp位置的高低上。产品价格p大小是由Dp和Sp的位置共同决定。当把需求作为外生因素,则P大小只由Sp位置高低决定。2.2正确的行为选择。在正确的价格指导下,还必须采取正确的行为选择,才能实现效率最大化。由于效率最大化包括成本最小化和收益最大化,因而实现效率最大化的行为选择有两方面:一是成本最小化行为,二是收益最大化行为。对一个理性的行为人,两种行为选择都是在边际法则指导下进行的。①成本最小毕业论文http://www.youerw.com 化行为:在一定w下,对任一产量,要实现成本最小化,必须要使要素利用效率最大化。经济学上要素利用效率最大化的条件是,各要素的边际产出与价格比相等,即:MPi/Wi=MPj/Wj(i,j=1,2,3..)。我们可以把MP/W称作要素的边际效率。通过对要素配置比例的调整,使各要素的边际效率相等,我们就实现了成本最小化。这是一种帕累托均衡结果,反映在模型中就是成本曲线Sp位置最低。②收益最大化行为:成本最小化分析了对一定产量水平,如何使要素利用效率最大化。这是资源怎样利用的问题,要实现效率最大化,我们还必须知道资源利用多少的问题,也就是什么样的产量水平才能带来收益最大化。经济学上收益最大化的条件是,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即:MR=MC。通过产量调整,达到MR=MC,我们就实现了收益最大化。这也是一种帕累托均衡结果,反映在模型中就是Sp和Dp的交点处。从以上分析知,效率最大化行为选择遵照两个边际法则,实现两种帕累托最优均衡结果。一是各要素边际效率相等,反映的是对要素配置比例的最优选择;二是MC=MR,反映的是对要素配置总量的最优选择。3.效率最大化的实现条件。根据上文分析知,效率最大化是在一定价格和边际法则指导下,生产行为选择的均衡结果。在分析中,隐含一个假设:行为选择是自由的,即选择集是无限制的。只有在选择不受限制的条件下,我们才能实现效率最大化这个均衡结果。反之,如果选择受到限制,我们也就不一定能达到均衡状态。可见,行为选择的自由度即选择集的范围是能否实现效率最大化的关键。那么这个关键因素又是由什么决定的呢?它是由要素的流动性和资源的总量决定的。本文将不分析资源总量的限制,只分析要素流动性的作用。3.1要素流动性的影响。要素的流动性和市场价格间存在相互关系:要素在价格指导下,倾向于向效率高的地方流动,这就是要素的趋利性。如果流动是完全自由的,要素就能实现效率最大化。同时,要素的这种自由流动会使市场形成正确的相对价格体系。如果农业部门和工业部门间要素能达到这种自由流动,那么两部门间的要素和产品将会实现公平的相对价格,农业部门将会获得合理的比较利益。因此,要保证有正确的相对价格指导农业资源的配置,必须要实现要素在农业内外的自由流动。要素流动性对行为选择的制约:农业生产者要使各要素的边际效率相等,必须要能自由调整各要素的比例。同时,要使生产达到MR=MC的最优产量水平,必须要能自由控制要素使用总量。这就要求要素能在农业内部自由流动。3.2要素流动性的决定。要素流动性大小受诸多因素影响。就我国来说,农业生产要素主要受制度制约和技术制约。技术制约:各生产部门间由于技术要求不等,导致进入门槛高低不一。进入门槛高的部门和进入门槛低的部门间不可能实现要素流动的自由。这种不完全的要素流动使两部门间的要素和产品相对价格被扭曲。其中一个表现就是劳动力的价格。劳动力不可能在技术能力要求高的市场和要求低的市场间自由流动,从而使两种市场上的劳动力相对价格被扭曲。我国农业部门生产力水平和农民素质总体较低,这就使农产品价格和农民的工资报酬较低,从而使农业部门的比较利益较低。制度制约:要素流动性大小和市场的发育程度有关。一般市场越发达,要素流动性越高。而市场的发育程度除了受自身的运动规律影响处,受制度因素的制约很大。   三、我国农业经营的低效及原因

[1] [2] 下一页

农业规模经营以及效率问题下载如图片无法显示或论文不完整,请联系qq752018766
设为首页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youerw.com 优文论文网 严禁转载
如果本毕业论文网损害了您的利益或者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一定会及时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