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论文范文课程设计实践报告法律论文英语论文教学论文医学论文农学论文艺术论文行政论文管理论文计算机安全
您现在的位置: 毕业论文 >> 农学论文 >> 正文

生物有机复合肥对大豆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第2页

更新时间:2010-5-31:  来源:毕业论文
生物有机复合肥对大豆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第2页
3、结果与分析

3.1生物有机复合肥对大豆产量的影响

表2生物有机复合肥对大豆产量的影响

处理  小区产量(kg)
 显著性差异      较空白对照增产      较参考对照增产(CK2)

5%     1%           %                   %      
 
CK1       1.50          b     B           

CK2       1.67          c     C            11                   

CK3       1.32          a     A           -12                   

处理1     1.70          c     C            13                    2

处理2     1.82          d     D            21                    9
 


从表2可以看出:CK3因缺苗小区产量最低,其余各小区产量顺序为处理2>处理1>CK2>CK1,其中处理2与处理1、CK2、CK1,处理1与CK1,CK2与CK1均达到极显著差异水平,但处理1与处理2差异不显著。除CK3外其余施肥各处理均比空白对照有明显增产,增产幅度达11﹪—21﹪.各生物有机复合肥处理与磷酸二铵各处理相比增产幅度达2﹪-9﹪。由以上数据可知生物有机复合肥对大豆有明显的增产效果,且优于磷酸二铵,处理1施肥量增产效果与CK2增产效果相当,增加 仍有增产空间。增产最显著的是处理2即施用生物有机复合肥600 kg/hm2

3.2生物有机复合肥对大豆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 

表3 生物有机复合肥对大豆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

 

             单株荚数        单株粒数             单株粒重          百粒重 

处理 

       /个              /粒                   /g               /g  
 
CK1         30.67  a A       70.60   a A           11.30   a A       16.00   a A

CK2         33.60  bA B     74.57   b B           12.31   c B C      16.51   c C

CK3         31.43  a A       72.53   a bA B        11.80   b A B      16.29   b B

处理1       33.83  b A B     74.00   b B           12.66   c C        17.11   d D

处理2       35.03  b B       78.30    c C          13.52   d  D      17.50    e E
 


  

从表3中可以看出,各施肥处理在单株荚数、单株粒数、单株产量、百粒重方面均优于空白对照,尤以处理2最为显著。(1)单株荚数由多到少的顺序为处理2>处理1>CK2>CK3>CK1。 其中,处理2与CK1和CK3达到极显著水平;CK2、处理1分别与CK1、CK3差异达显著水平。(2)单株粒数由多到少的顺序为处理2>CK2>处理1>CK3>CK1,其中,处理2与处理1、CK1、CK2、CK3,处理1与CK1、CK3,CK2与CK1、CK3之间均达极显著水平,CK1与CK3,处理1与CK2之间差异不显著。(3)单株产量由多到少的趋势为处理2>处理1>CK2>CK3>CK1,其中,处理2与处理1、CK2、CK3、CK1;处理1与CK3、CK2、CK1,CK2与CK1,均达到极显著水平。CK3与CK1达到显著水平。(4)百粒重由大到小的顺序为处理2>处理1>CK2>CK3>CK1,各处理间均达到极显著水平。由此可知,生物有机复合肥可明显增加大豆产量,增产主要是通过提高大豆单株荚数、单株粒数和百粒重实现的,但与磷酸二铵处理相比在单株荚数上虽有所增加但差异并不显著。需要注意的是CK3施肥水平可产生烧苗现象【7】,生产中施用基肥应控制化肥施用量。

3.3生物有机肥料对大豆物候期的影响

 

表4 生物有机复合肥对大豆物候期的影响

处理         播种期  出苗期  三真叶期  开花期  结荚期  鼓粒期  成熟期   生育期(d)
 
CK1          5-11     5-24     6-5      6-25     7-23     8-1     9-22     138

CK2          5-11     5-24     6-5      6-27     7-24     8-2     9-24     140

CK3          5-11     5-26     6-7      6-29     7-25     8-3     9-25     141

处理1        5-11     5-24     6-5      6-27     7-24     8-2     9-25     141

处理2        5-11     5-24     6-5      6-27     7-24     8-2     9-26     142

 
 


从表4可以看出:处理2全生育期最长,分别比CK1、CK2、CK3、处理1长4天、2天1天、1天。处理1与CK3相同分别比CK1、CK2延长3天和1天。CK3、CK2也分别比CK1延长3天、1天。由此可以看出:与不施肥相比,生物有机肥、磷酸二铵均延长了大豆的全生育期,尤以生物有机复合肥效果最为显著,并且可以看出施肥处理对大豆生长前期影响不大,对生育期的影响主要发生在中后期,施肥可以明显延长大豆生殖生长期,从而延长大豆全生育期。这对大豆增产具有相当重要意义,可以使大豆充分利用当地的光照资源。

 4、讨论与结论

施用化肥虽然可以获得满意的增产效果,但由此带来的环境问题日益凸显,农业石化危机已成为阻碍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1,2】。近年来,随着生物有机复合肥的出现和应用,其以良好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生物有机复合肥是一种绿色环保产品,有效地纠正了化肥养分单一,供肥不平衡的缺点,实现了生物、有机、无机相结合的营养协调互,更对土壤的理化性质起到了优化作用 。据研究施用生物有机复合肥不仅可以提高作物产量,还可改善作物品质,提高农产品的安全性【9】。

研究表明,生物有机复合肥对大豆产量有明显促进作用。孙世超[8]的研究认为,施用生物有机肥可以增加单株粒数、百粒重和产量,提早成熟,特别是对大豆中后期的生长发育有较强的促进作用。桂凤仁等[10]研究了MI生物有机肥在大豆上应用效果,结果表明,每公顷施用20%MI生物有机肥750 kg增产效果极为显著,比化肥料增产32. 86% ~37.69%。丁星刚等[11]的研究表明,施用生物有机复合肥的大豆分枝数、荚数高于不施肥,与施用化肥的效果相当,荚粒数、百粒重高于施用化肥和不施肥的处理,产量比前者增加4.9~21.2%。李晓鸣[12]研究表明,高效有机生物肥可显著提高大豆产量,比对照(不施肥)处理增产16.3%,比常规化肥增产6.5%。李远明【13】等认为大豆施生物有机肥,能够提高百粒重,增加大豆的产量。贾红【14】认为大豆施用“绿色食品”肥料对其生育进程没有影响,各处理均表现一致,惠满丰颗粒肥肥效较好,比无肥区增产15·4%,比常规农肥增产6·6%。

本实验结果表明:与空白对照相比,施用生物有机复合肥和单施化肥均可明显增加大豆产量,增产主要是通过提高大豆单株荚数、单株粒数、单株产量和百粒重实现的。但施用生物有机复合肥与单施化肥相比,两者在单株粒数、单株产量、百粒重三方面均显示出极显著差异,但在单株荚数方面差异不显著。说明生物有机复合肥和化肥相比对大豆的增产效应主要产生于增加单株粒数和饱满籽粒两个方面,所以两者的增产效果差异主要发生在大豆生长中后期,而前期效果相当。其原因本人认为是生物有机复合肥所含有的微生物如固氮菌、解磷菌、解钾菌和放线菌,只有在满足一定的温度和湿度条件下,才能活跃起来,从而使有机质中养分释放出来供植物利用。而在这之前植物得到的营养多来自肥料和土壤中的无机营养。开花期以后,时已入夏,地温升高,降雨增多,肥料中所含各种微生物活动旺盛,,使得土壤及肥料中的各种养分得到有效释放,而此时亦正值大豆需肥高峰期【15,16】,从而更有效地促进了大豆的生长发育。另外有机肥中某些放线菌还可分泌抗菌物质和生长素,可增强植物抗病力和促进植株生长。据研究生物有机肥释放的营养物质易于植物吸收利用,以氮素为例,氮素多以NH4+或氨基酸形式供给植物【9】,进入植物细胞后无需消耗大量能量便可直接参与植物细胞的构建,故植物生长快,光合产物积累多。再者,生物有机复合肥的施入增加了土壤有机质含量从而提高了土壤通气性,保水性,保肥性,缓冲性,反过来又促进了植物吸收水分和矿质营养,利于光和作用的进行。而这些特点则是化肥所不具备的,也正是这些优点使生物有机复合肥具有比化肥更佳的增产效果。

在大豆生育期方面,试验显示各施肥处理均延长了大豆生的育期,主要表现在大豆生殖生长发育阶段,且生物有机复合肥明显优于化肥。这一点与前人结论有所不同【8,14】。。而本人认为这也是其增产效果优于化肥的原因之一,所以在不影响后茬作物的前提下,延长生育期可以达到增产产的效果。

总之,生物有机复合肥在大豆生产中增产效果显著,明显优于化肥,最优施肥量是处理2即施用生物有机复合肥600 kg·hm-2作基肥可明显提高大豆产量。至于在生育期与前人结论的不同,可能是是由大豆品种,播期【17】及土壤条件引起的,有待进一步试验验证。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生物有机复合肥对大豆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第2页下载如图片无法显示或论文不完整,请联系qq752018766
设为首页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youerw.com 优文论文网 严禁转载
如果本毕业论文网损害了您的利益或者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一定会及时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