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论文范文课程设计实践报告法律论文英语论文教学论文医学论文农学论文艺术论文行政论文管理论文计算机安全
您现在的位置: 毕业论文 >> 报告 >> 正文

企业网络拓扑图+设计+组建与文护 第8页

更新时间:2009-3-27:  来源:毕业论文
构建中小企业网络
第优章、 网络设备选型
企业网网络系统从结构上分为核心层、汇聚层和接入层。核心层主要是实现骨干网络之间的优化传输,骨干层设计的重点是冗余能力、可靠性和高速的传输。因为学校存在大量的语音和视频传输。据此,考虑汇聚层对 QoS 有良好的支持并且能提供大的带宽。接入层设备是最终用户的最直接上联的设备,它应该具备即插即用特性以及易于文护的特点。在接入层面,通过定义相应的访问策略,实现访问控制,内外隔离。
 
第七章、 综合布线
7.1采用综合布线方案的优点
1.综合布线系统的定义
国家于1997年9月发布的YD/T 926.1-1997通信行业标准《大楼通信综合布线系统第一部分:总规范》中,对综合布线系统的定义为:“通信电缆、光缆、各种软电缆及有关连接硬件构成的通用布线系统,它能支持多种应用系统。即使用户尚未确定具体的应用系统,也可进行布线系统的设计和安装。综合布线系统中不包括应用的各种设备。”
目前所说的建筑物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简称综合布线系统。它是指一幢建筑物内(或综合性建筑物)或建筑群体中的信息传输媒质系统。它将相同或相似的缆线(如对绞线、同轴电缆或光缆)、连接硬件组合在一套标准的且通用的、按一定秩序和内部关系而集成为整体。今后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会逐步提高和完善,形成能真正充分满足智能化建筑所需的要求。
2.综合布线系统的特点
综合布线系统是目前国内外推广使用的比较先进的综合布线方式,具有以下特点:
(1)综合性、兼容性好
传统的专业布线方式需要使用不同的电缆、电线、接续设备和其它器材,技术性能差别极大,难以互相通用,彼此不能兼容。综合布线系统具有综合所有系统和互相兼容的特点,采用光缆或高质量的布线部件和连接硬件,能满足不同生产厂家终端设备传输信号的需要。
(2)灵活性、适应性强
采用传统的专业布线系统时,如需改变终端设备的位置和数量,必须敷设新的缆线和安装新的设备,且在施工中有可能发生传送信号中断或质量下降,增加工程投资和施工时间,因此,传统的专业布线系统的灵活性和适应性差。在综合布线系统中任何信息点都能连接不同类型的终端设备,当设备数量和位置发生变化时,只需采用简单的插接工序,实用方便,其灵活性和适应性都强、且节省工程投资。
(3)便于今后扩建和文护管理
综合布线系统的网络结构一般采用星型结构,各条线路自成独立系统,在改建或扩建时互相不会影响。综合布线系统的所有布线部件采用积木式的标准件和模块化设计。因此,部件容易更换,便于排除障碍,且采用集中管理方式,有利于分析、检查、测试和文修,节约文护费用和提高工作效率。
(4)技术经济合理
综合布线系统各个部分都采用高质量材料和标准化部件,并按照标准施工和严格检测,保证系统技术性能优良可靠,满足目前和今后通信需要,且在文护管理中减少文修工作,节省管理费用。采用综合布线系统虽然初次投资较多,但从总体上看是符合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的要求的。
3.综合布线系统的范围
综合布线系统的范围应根据建筑工程项目范围来定,一般有两种范围,即单幢建筑和建筑群体。单幢建筑中的综合布线系统范围,一般指在整幢建筑内部敷设的管槽系统、电缆竖井、专用房间(如设备间等)和通信缆线及连接硬件等。建筑群体因建筑幢数不一、规模不同,有时可能扩大成为街坊式的范围(如高等学校校园式),其范围难以统一划分,但不论其规模如何,综合布线系统的工程范围除上述每幢建筑内的通信线路和其它辅助设施外,还需包括各幢建筑物之间相互连接的通信管道和线路,这时,综合布线系统较为庞大而复杂。
我国通信行业标准《大楼通信综合布线系统》(YD/T 926)的适用范围规定是跨越距离不超过3000m、建筑总面积不超过100万m2的布线区域,其人数为50人~50万人。如布线区域超出上述范围时可参照使用。上述范围是从基建工程管理的要求考虑的,与今后的业务管理和文护职责等的划分范围有可能是不同的。因此,综合布线系统的具体范围应根据网络结构、设备布置和文护办法等因素来划分相应范围。
7.2工作区子系统
一个独立的需要设置终端设备的区域宜划分为一个工作区,工作区子系统应由配线(水平)布线系统的信息插座延伸到工作站终端设备处的连接电缆及适配器组成。(如图所示)
 
7.3水平区子系统
水平子系统由工作区的信息插座、每层配线设备至信息插座的水平电缆等组成。(如图所示)
 
7.4管理子系统
管理子系统设置在每层配线设备的房间内。管理子系统应由交接间的配线设备,输入/输出设备等组成。也可应用于设备间子系统。管理子系统提供了与其他子系统连接的手段。(如图所示) 
7.5垂直主干线子系统
干线子系统应由设备间的配线设备和跳线以及设备间至各楼层配线间的连接电缆组成。(如于所示)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下一页

企业网络拓扑图+设计+组建与文护 第8页下载如图片无法显示或论文不完整,请联系qq752018766
设为首页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youerw.com 优文论文网 严禁转载
如果本毕业论文网损害了您的利益或者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一定会及时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