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打赏
当前位置: 毕业论文 > 研究现状 >

少数民族语言态度的研究现状

时间:2019-08-25 11:19来源:毕业论文
国内研究现状我国对语言态度的研究起步稍晚,但近年来对少数民族语言态度的研究也是颇有成果。理论研究有:万明钢教授在《双语态度及其研究策略》中探讨了双语个体心理结构的

国内研究现状我国对语言态度的研究起步稍晚,但近年来对少数民族语言态度的研究也是颇有成果。理论研究有:万明钢教授在《双语态度及其研究策略》中探讨了双语个体心理结构的一个侧面——双语态度,通过对双语研究策略的评述,进一步分析双语态度的结构及形成机制,认为双语态度的研究应该包括对两种语码转换态度的研究;郭熙教授(2004)在《中国语言学》社会语言学基本概念中详细阐述了语言态度及语言观的问题;戴庆厦教授也在其《社会语言学教程》中介绍了语言态度及其表现形式、制约因素等。实证研究有:闫丽萍(2002)、王洋、孙咏梅等(2007)研究少数民族地区人们的语言态度问题以文吾尔族大学生为被试,探讨了他们对汉语和文吾尔语的态度;邬美丽(2005)针对汉族地区少数民族的语言态度问题,运用定性和定量方法相结合调查了在北京学习的9种少数民族大学生语言态度和语言使用情况;郭凤鸣(2007)调查汉族地区一所不以民族语言授课的民族学校的文吾尔族学生双语态度。40006
2.国外研究现状
国外对语言态度的研究由来已久不胜枚举,初期的研究要数1955年费特曼•欧伯文对社区里的黑人说话让黑人社区外的人听并对说话黑人的社会地位做出评价的研究,这是最早对语言态度进行实验的例子。但由于考虑因素过于简单且不够系统,使这个实验的信度和效度都不高。在此之后,研究者们又相继进行了大量的研究:1958年至1960年Wallance E.Lambert,Hodgson在蒙特利尔市让两组人数相同的说英语的加拿大大学生(简称EC)和说法语的加拿大大学生(简称FC)来分别评价几个说话人的品格;1963年Preston用Matched guise technique方法,将着重于性别因素健全了研究;1964年Anisfed和Lambort调查关于十岁FC儿童在Matched guise technique中的反应得出年龄会影响在配对变语实验中对变语者的评价。论文网
社会适应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1社会适应的涵义
社会适应(social adaption)一词最早由赫伯特•斯宾塞提出,是说:“个体的观念、行为方式随社会环境发生变化而改变,以适应所处社会环境的过程,由于物质与精神需要都只有在社会适应的前提下才能得到较好的满足,因此能否适应社会环境,对个体的生存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13]。国内学者朱智贤教授在其《合理学大辞典》中将个体社会适应界定为:个体接受现存的社会生活方式、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的过程;黄希庭认为社会适应是一种人格适应,在个体面临应激、压力或困境时,其内在的人格特质对其进行应对与评估,调动己有的心理资源和策略进行危机的处理,使人格或心理保持一种平衡状态,压力的处理与应对完全是个体人格与社会支持交互作用的结果。国外学者Greenspan和Grandfield认为社会适应行为,包括社会理解和交往技能两大类。社会理解包括对他人在社会情境中的行为理解和对自己的行为理解,交往技能则主要指人际交往过程中所需的各种技能。Kulb和Henly指出社会适应技能,常常被定义为一组复杂的技能,包括沟通、问题解决、决策、表达意愿、同伴及团体交往、自我管理等。本研究中社会适应是指个体接受并做出适应现存社会生活环境的行为。
2社会适应的研究现状
1.国内研究现状
我国针对大学生社会适应的调查从80年代中期则相继开始,例如有:王学臣、牛庆忠(2001)针对大学毕业生的社会适应状况所进行的研究;于晓波(2003)对大学新生入学不适应问题的调查分析;顾坤华(2003)《浅谈高校毕业生的社会适应问题》;陶沙(2003)对大学生入学适应与社会支持的关系研究;邓红霞(2005)对大学毕业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研究。 少数民族语言态度的研究现状:http://www.youerw.com/yanjiu/lunwen_38233.html
------分隔线----------------------------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