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当前社会用字混乱的具体表现
(一)繁体字滥用现象
1956年1月2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审定通过了《汉字简化方案》,标志着繁体字退出了我国文字的历史舞台,以后所使用的简体字,也就以此为基础。可以说繁简字的说法也就是从1956年开始的,接着在1971年我国进入联合国后,简体字全面得到推广,繁体字的历史地位进一步被简体字所代替。但是最近几年,社会上却出现了繁体字回溯的现象,并逐渐发展成为一种趋势。根据2001年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规定:“公共场所的设施用字、招牌、广告用字应当以国家语言文字法,即规范汉字为基本用字。只有优尔种情形可保留或使用繁体字,包括:文物古迹、教学、研究中需要使用和经国务院有关部门批准的特殊情况。”[2]虽然自我国相关文字法公布以来,繁体字的滥用现象有所缓解,但是经笔者调查发现,繁体字的滥用现象却随处可见。如:“夜市焼烤城”、“唯美理髪”、“化娤品”、“永盛家圜”、“永樂大市场”、“八马茶葉”、“甜品飮料吧”、“渔民之郷”、“歡迎光臨”以及广告语中经常见到的“選择”、“價格”等。有些人认为繁体字应当和简体字并用,毕竟国家在倡导国学,而很多国学古文都是繁体字。甚至有人将繁体字的使用上升到了政治的高度,认为大陆法律规定使用简体字,而港澳台却使用繁体字,民族文字都得不到统一,思想更不用说了,这会给思想政治的建设带来很大困难。我想,对与这些人的质疑,用“求同存异”来回答再合适不过了。但是由于繁体字的传统历史地位,和其承载的传统文化,使得简化字受到威胁。
(二)错别字随处可见
随着国家义务教育的普及,国民的文化素质相比前些年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经笔者调查和生活中的阅读发现,还是有不少人在书写当中存在用错字或写错字的现象。既然谈到了错别字需要在此补充的是,其实错字并不等于别字,“错字是指人们写错了笔画,多写了一笔或者少写了一画,抑或把某一字中的一笔加错了位置,称之为错字。而虽然写错了字,但是我国汉字中确实有那么个字,即用错字的现象,我们称之为别字”[3],而实际生活中人们通常把错字和别字统称为别字。经笔者调查和生活中的阅读发现,错别字出现频率最高的地方主要是在报刊、书籍以及张贴的广告,散发的传单中和相关的印刷文本之类中。如:“土地倌理局”(管)、“希望同志们协手并肩,共同前进”(携)、“当前我国经济的发展形式大好”(势)、“他怎么也没想到会有如此不孝的儿子”(肖)、“坐在坑头闲聊着”(炕)、“他蜷缩着身驱在那一动不动”(躯)、“本产品是销费者不二的选择”(消)、“落实公司员工出勤治度”(制)、“提倡节俭,反对浪废”(费)、“色香昧俱全”()等等。其实这些字都是我们生活中比较常见的,如果稍加注意是完全可以避免的,但是实际生活中却比比皆是,这应当引起我们的重视和反思。杜文东及杜越等人编著了《常见错别字辨析实用手册》一书,这本书的优点所在是它将我们生活中容易用错的字几乎都包含其中。对字形相近的字,书中都对它们进行了分组,分别给出了每个字的字义,并给出了此字在《说文解字》中的字义以及此字在实际生活中的使用相关的例句。这本书不仅说明了日常生活中错别字普遍存在的现象,而且对我们在日常使用中有效地避免错别字有很大的帮助。 当前社会用字混乱的原因和对策分析(2):http://www.youerw.com/wenxue/lunwen_19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