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打赏
当前位置: 毕业论文 > 文学论文 >

李白诗歌中的明月意象(2)

时间:2022-11-02 23:04来源:毕业论文
一、李白钟情于月亮的原因 (一)明月记载了李白儿时的记忆 《古朗月行》中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仙人垂两足,桂树何

一、李白钟情于月亮的原因

(一)明月记载了李白儿时的记忆

《古朗月行》中“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仙人垂两足,桂树何团团。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小时候不知道天上的是月亮,只知道像个玉盘一样,但又感觉像天上的镜子,天上的嫦娥垂着双足,桂花树茂密的开在旁边,玉兔在捣药,问问谁要和自己一起共餐呢。从这一首小诗中便透露了在李白的内心世界里,对明月的向往和童真。此诗刚开始写儿童时期对月亮天真的认识,写出了月亮初升时的景色,慢慢明朗,然后写月亮逐渐地由圆而缺,接着又开始朦胧不清,内心也在这时产生了愤懑之情。从这首就已能看出他的浪漫风格,想象神话中的故事,含义深远,也记录了李白儿时纯真的思想。

(二)明月体现李白浪漫zhuyi气质

“摇荡女萝枝,半挂清天月”(《忆秋浦旧游》),“暮从碧山下,山月随人归”(《下终南山过斛斯山人宿置酒》),“对此石上月,长醉歌芳菲”(《春日独酌》),明月的朴实无华象征了他的浪漫zhuyi,他有洒脱气魄:“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他有壮志豪情:“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他有豁达乐观:“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爱好漫游,善于想象,每次游到美丽的景色,便展开丰富的联想,使他的诗歌充满浪漫zhuyi色彩。从他的浪漫zhuyi情怀中,不难看出他内心的孤独,也正是他的这份洒脱让他克服了这份孤独。

(三)唐朝盛世生活对李白创作的影响

诗歌创作自古离不开当时的时代背景,作品定是诗人在时局下的心境表达,作品中的意象选择也必定受时代影响。盛唐时期繁荣的经济、开明的政治、开放的文化对一个时代的诗歌创作必会产生重大的影响,李白正是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李泽厚说:“盛唐艺术在这里奏出了最强音,痛快淋漓,天才极致,似乎没有任何约束。” [4]不生活在如此开明的时代,也不会有如此感慨与抱负。这种积极向上的态度需要有符合的意象来表达,明月作为一种优美而高尚的形象,自是这种精神的最好的代表。“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是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需要高洁的明月来表达,明月的诗意美与朦胧美更是诗人所追求的,在诗人高超的创作技艺下,明月更是被塑造成了多种感情的依附。李白笔下的明月唱出盛世的绝响,歌出内心最真实的感受。论文网

“盛唐诗歌创作,追求兴象,向往一种兴象玲珑的完美的诗歌境界。” [5]在李白的明月诗歌中,虽然出现了几百次,但它在李白的诗歌中也是有相当固定的内涵,也能总结出明月意象在诗歌中所承载的具体意义。

二、李白笔下明月意象中的多元感情

(一)月下吐相思

1。明月意象中的思乡之情

李白游历山川,希望投入名人志士的门下,得到赏识,建功立业。 二十多时只身出川,开始了他的游历,南边达到湘江,东边达到吴、越,而居住一般都在安陆、应山等地。千古名作《静夜思》:“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便是李白在离开家乡,心情低落时所作。一个秋天的晚上,抬头望月,孤身在外最容易触动内心的旅思秋怀,最容易想到家乡的亲人。这明月就是孤独时陪伴他的唯一朋友,其中韵味引人深思。

《峨眉山月歌》中“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李白第一次离开家的路途更是内心对故乡依依不舍,虽然有很多的不舍,但是初离家乡,满怀雄心壮志,自是没有那份苦恼,而是对未来满满的期待。他连夜离开清溪朝着三峡的位置出发,思念的家乡已经看不见了,多少还是有失落。《游秋浦白苛陂(其二)》里“天借一明月,飞在碧云端。故乡不可见,肠断正西看。”这时候的明月和在故乡看到的是完全不一样的,所以诗人说故乡不可见,只有在千里之外的他乡才能看到,心境使然。除了写自己离家之愁,李白也写他人离乡之思,《关山月》“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战士塞外征战,抬头看看故乡的明月,思绪万千。 李白诗歌中的明月意象(2):http://www.youerw.com/wenxue/lunwen_101422.html

------分隔线----------------------------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