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打赏
当前位置: 毕业论文 > 文献综述 >

网络银行个人理财文献综述和参考文献

时间:2018-10-07 16:10来源:毕业论文
国外的网络银行业务发展地比较早,相关研究成果也较为成熟,在对网络银行业务的研究当中,起到工具书作用的要数美国财政部货币总监署和美国联邦储蓄系统出版的两本著作《Inte

国外的网络银行业务发展地比较早,相关研究成果也较为成熟,在对网络银行业务的研究当中,起到工具书作用的要数美国财政部货币总监署和美国联邦储蓄系统出版的两本著作——《Internet banking-comptroller’s Handbook)) ( 1999)和《Electronic and Internet Banking》(2000)。美国学者玛丽•J•克罗宁著有《Banking and Finance on the Internet)),本书中的观点认为各商业银行的竞争将日趋激烈,银行的网银业务将彻底脱离商业银行传统的经营理念和经营模式,这种新型的模式或将引领金融业的发展趋势。其他的美国金融领域著名学者如Karen Furst等在其诸多研究当中,观点基本与上述观点相同,坚定地表示网络银行业务将成为未来银行发展和竞争中的重要部分。在1998年的3月,巴塞尔委员会做出的一项报告——《电子银行和电子风险管理》就简单地定义了网上银行的概念,表明网上银行是提供零售型业务的银行。FupingGao (2004) 认为,从性质上来说,网络银行和传统银行有一定区别,所以,应该要不断出台并更新一些相关的法律法规来指引它的健康发展道路。美洲的一个银行调查报告(2009)提出,对于一家银行来说,倘若一个顾客能够同时拥有定期、活期和网银账户,那么这个顾客的业务流失率就只有不到百分之二,远远低于不开网银账户的客户业务流失率,原因就是网络银行在中间起到了重要作用。Sudi Apak (2012)表明网络银行的成本比较低,而且利润又比较高,这种优惠吸引了人们对它的关注,它给银行和客户都带来双面利益,网络银行应该进行积极的创新来加快网络银行的发展。28829
因为个人理财业务是起源于金融创新,因此外国许多学者从金融创新的角度出发,对个人理财业务产生的理论和基础进行概括。与个人理财业务相关的主要基础理论是Harry Markowitz(1952)提出来的投资组合理论和William Sharpe(1964)、JohnLininer(1965)年和JanMossin(1966)年分别提到的资本资产定价模型理论。之后比较有影响力的有霍尔曼(2004)年完成的《个人理财计划》,阐述了制定个人理财业务的各种方法,并介绍了多种理财工具和怎样根据个人情况选择最合适的理财工具。从技术创新的角度出发来探讨金融创新的是 T.H.Hannon 和 J.M.McDowell(1973),他们认为新技术的出现,尤其是电脑、电讯工业等技术和设备在金融业的应用,是导致金融创新的主要原因。萨缪尔森(1998)对互联网与经济学的相关问题进行了初歩探讨。N.Kamakodi(2008)在对印度的客户在网络银行业务方面进行调查研究时发现,绝大多数人在日常生活中都已经离不开网络银行了。Helena Rifà-Pous(2009)提出网络银行如果要想长期稳定地发展下去,就必须要建立一个安全系数高的账户保护系统,保证用户的个人信息和财务信息不会遭到泄露,保护个人隐私。论文网
 国内文献综述
我国关于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起步较晚,于20世纪90 年代中后期开始慢慢发展,国内有关个人理财的研究大多是在国外的研究基础上进行拓展。
个人理财的概念于上世纪 90 年代才开始在国内出现,各种金融机构包括商业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等都对该领域的研发加大投入,陆续研究和开发有关的业务流程和金融工具。刘旭光(2005)主要观点是:个人理财业务是银行等金融机构依据不同客户的需求,将客户关系管理、资金管理和投资组合管理等合在而一起形成的综合化、个性化、专业化的服务。刘嵘(2005)表明银行个人理财业务是通过利用各方面的特殊优势,来为用户提供专业化、全方位的综合性金融产品。杜鹏(2013)、王铮(2012)等人从理财业务的风险角度对个人理财业务进行分析,提出了在发展个人理财业务中,必须高度重视风险控制这一观点,同时指出风险防范要涉及到个人理财产品的设计、开发和实施过程等各个方面中。阮银兰(2012)通过详细比对理财产品的市场需求和供给,指出了通过开发市场潜力来完成理财业务迅速发展的措施。 网络银行个人理财文献综述和参考文献:http://www.youerw.com/wenxian/lunwen_23818.html
------分隔线----------------------------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