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打赏
当前位置: 毕业论文 > 文献综述 >

大学生社交网络文献综述和参考文献

时间:2018-06-03 16:42来源:毕业论文
随着新技术的日益发展和普及,国内外对于社交网络接受行为的研究不论从广度还是深度上较之以往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以社交网络为切入点,针对社交网络发展过程中大学生这一特

随着新技术的日益发展和普及,国内外对于社交网络接受行为的研究不论从广度还是深度上较之以往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以社交网络为切入点,针对社交网络发展过程中大学生这一特殊社会群体对于这一新兴技术的使用状况、动机、影响因素以及模型归纳的研究形成了一定的体系。23734
首先是社交网络对大学生的影响方面的研究,宋瑾(2012)从微博入手,全面论述了大学生使用社交网络时存在社会需求与自我需求满足两大动机,在这两大动机的牵引下,社交网络对大学生的社交行为产生诸多影响,他的研究主要专注于社交网络的诸多负面影响(包括虚化的现实感、虚假的友谊、过载的信息三个方面[6]),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提高教育效率、借助名人与传媒、加强媒介素养教育的应对措施。而吕经纬和陈轩昂(2013)的研究表明社交网络对于大学生的影响分为积极的和消极的两个方面。其中积极的包括:提供丰富的信息资源、拓宽了大学生人际交往渠道、有利于大学生认知自我;消极方面包括:网络信息危机大学生思想意识和价值观念、容易引发多层面的心理问题、对于社交网络的依赖影响了正常社交能力的发展[7],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针对网络思想教育方面的措施。论文网
其次是大学生社交网络使用诸多动机的研究,前面有关宋瑾研究的相关论述已经有所提及,此外周园和王念心(2011)则是基于TAM和心理学模型探讨大学生使用社交网络的诸多影响因素,运用概念模型的方式系统的建立起社交网络使用诸多影响因素以及这些因素之间存在的联系。其模型结构图如下:
 大学生使用社交网络诸多因素分析
图1  大学生使用社交网络诸多因素分析——周园、王念先[8]
该模型对于笔者本文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其对于孤独感及使用成本的论述对于前人的研究具有突破。此外,路鹃、亢恺(2013)的研究则是基于使用与满足理论,立足于中美大学生这两个在文化背景迥异的特殊群体进行对比研究,得出情感需求和社会需求是中美大学生使用社交网络的主要动机[9],在此基础上提出有利于中国本土社交网络发展的一系列措施。
最后是国外方面的研究,国外学者的针对大学生社交网络研究的著作多见于技术接受行为模型等相关理论文献,对于国外社交网络研究热点与前沿的综述具有代表性的是:宗乾进(2012),他通过对国外有关社交网络方面的文献进行研究后发现国外的社交网络研究有其独到之处,在研究关注点方面,在研究社交网络本身的不忘进行模型概括。在研究热点方面同样走在了前列,关于社交网络与社会资本方面的研究更是具有十分重要的开创性,在《计算机媒介交流》杂志中笔者同样阅读了论述社交网站与社会资本关系的文献。最后,国外研究社交网络的同时,一方面关注其与电子商务之间的诸多联系,这一块具有较大的社会产值,但国外学者同样十分注重与社交网络相关的青少年健康方面的研究,值得国人学习。
当然,国外研究也有其不足的地方,最与国人相关的便是社交网络本土化的问题,这也是为什么人人网在国内取得成功的重要原因。[10]
参考文献

[1]中国互联网数据中心
[2]郭玉翠.大学生社交网络应用现状调查研究——以兰州高校为例 优先出版.软件导刊[J],2013(11):17-18.
[3]孔燕; 杨洋.大学生社交网络使用的城乡差异调查.青年记者[J],2012(26):20-21.
[4]张利; 王欢.我国当前移动社交网络用户的基本特征.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J],2013(05):119-123. 大学生社交网络文献综述和参考文献:http://www.youerw.com/wenxian/lunwen_16936.html
------分隔线----------------------------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