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打赏
当前位置: 毕业论文 > 会计论文 >

對外直接投资母國技术进步效應的机理分析与实证研究【3597字】

时间:2023-01-17 22:00来源:毕业论文
對外直接投资母國技术进步效應的机理分析与实证研究【3597字】

对外直接投资母国技术进步效应的机理分析与实证研究

一。引言

自2002年以来,对外直接投资呈现快速增长趋势,


对外直接投资母国技术进步效应的机理分析与实证研究

一。引言

自2002年以来,对外直接投资呈现快速增长趋势,2002年~2012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年平均增长率达到41。6百分号。商务部统计资料显示,2012年对外投资流量达到878亿美元,位居世界第三位,发展中国家首位,论文网但与发达国家相比,由于中国对外直接投资起步较晚,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累计净额仅相当于美国对外投资存量的10。2百分号,英国的29。4百分号,德国的34。4百分号,法国的35。5百分号。

引进。消化和吸收国际技术外溢,是形成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手段。一国获得国外先进技术的主要途径有购买国外先进技术。设备以及引进外商直接投资等。由于国外企业不可能将其核心技术以技术转让或对外直接投资的方式转移出去,引进外商直接投资难以获得国外先进的技术,通过发展对外直接投资获得国外先进技术不失为一个有效的路径。对外直接投资对母国的技术进步效应是近年来学界研究的热点,也是走出去“战略中最值得关注的效应之一。因此,研究对外投资的技术进步效应,具有鲜明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通过梳理现有文献研究我们不难发现,关于对外直接投资对母国技术进步的影响,不同学者由于采用了不同方法,得出了不尽一致的结论。因此,本文在现有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通过考察对外直接投对技术进步效应的影响机理,并利用中国2003年~2011年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进行回归分析和地区差异比较研究,深入分析对外直接投资对技术进步的影响。

二。对外直接投资母国技术进步效应的机理分析

对外直接投资主要是通过研发反馈。技术扩散。收益反馈和公共效应四个机制对母国技术进步产生影响,其具体的影响路径分析如下:

(1)研发反馈机制。对外投资的企业通过到技术资源丰富的国家(地区)开设研发机构或者海外子公司,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产品,是充分利用东道国的技术资源优势的一种有效方式。通过设立海外研发子公司,嵌入当地研发资源密集区,可以了解国外技术发展的最新动态,通过合作或者模仿来利用当地先进的研发平台或者完善的基础设施,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技术。然后通过公司内部将最新技术信息反馈给母公司,经由传播或扩散效应对其他公司产生影响,从而调整和优化母国技术研发方向,增强母国的吸收与研发能力,带动母国的技术进步。

(2)技术扩散机制。一般来说,越靠近技术产生源越便于分享技术扩散的外部性,母国企业并购东道国拥有适用技术的企业,对其核心技术内部化,能够有效地提高逆向技术转移的效率。通过跨国并购海外企业,既可以将原来的竞争对手变为内部公司,绕过技术壁垒,将其研究能力和研发成果为己所用,从而获得关键研发资源以及与母国企业互补的研发能力;还可以采取与东道国当地企业或科研机构进行联合开发和横向合作等方式,获得产品的技术支持,并通过公司内部交易等渠道将技术传递回母国。

(3)收益反馈机制。收益也是跨国公司进行海外经营必须要考虑的因素。跨国公司通过对外直接投资,一方面可以获得稳定的关键性资源供给,并通过竞争效应和资源配置效应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业竞争力,进而实现母国利润的增加。然后,增加的利润可以加大母国自主研发投入,或通过购买先进的技术和产品以及引进技术专家的方式,来提高自主研发能力,进而促进母公司技术进步。另一方面可以绕开贸易壁垒成功地进入东道国当地市场,通过在当地生产和销售使海外子公司的财富增加,然后子公司又会加大研发投资,通过与东道国政府联合开发等方式,刺激东道国政府分摊部分研发费用,降低单位产品研发成本,促使母国企业腾出资源用于核心项目的研发,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4)公共效应机制。从社会以及宏观的角度来分析对外直接投资所带来的效应,即公共效应。首先,对外直接投资通过投资高附加值的生产活动使生产结构得以优化,会引致正的生产溢出,使得母国厂商的平均成本曲线向下移动,从而使母国在高科技产业中比以往更具竞争力。其次,跨国公司通过向国外的扩张,使本国的出口得以扩大,在经营环节或资源获取等领域获取规模经济效应,提升母公司的生产力。再次,厂商间的逆向技术转移能够带来更为直接的外部性,即子公司通过吸收各种知识,会产生强烈的技术溢出效应,有助于母国该领域整体技术水平的提升。最后,增加的投资收益转变为国内企业的利润和居民收入,可以进一步带动国内的消费和投资,盘活国内市场。

三。对外直接投资母国技术进步效应的实证分析

其中,专利授权量和研发投入来自于中国科技统计年鉴,实际国内生产总值和外商直接投资数据来自于中国统计年鉴,人力资本用人均受教育年限表示,原始数据来自于中国统计年鉴,各省对外直接投资数据来自于历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统计公报。这些变量的统计性描述见表1。

图1是对外直接投资和技术进步的散点图,从图中可以看出,两者存在非常明显的正向关系。

影响技术进步的变量有很多,表1中的解释变量是经过多重共线性检验选择的结果,接着F检验和Hausman检验对具体的回归模型进行判断,因为Hausman检验值大于临界值,因此固定效应模型优于随机效应模型。表2是全国层面数据的技术效应回归结果。

从回归结果中可见,实际国内生产总值。人力资本和研发投入都对技术进步产生了显著的正向作用,对外直接投资虽然估计系数为正,但不够显著,即OFDI对技术进步的促进作用不明显,这可能由以下原因造成:一是投资动机和投资规模问题,中国对外直接投资虽然发展较快,但是投资规模与发达国家相比仍然较小,对外直接投资与吸收国外投资的比例相比差距明显,制约了其对技术进步的影响。目前对外直接投资的动机主要是市场导向型的,技术寻求型在外直接投资中所占比重很小,一定程度上对创新路径产生了锁定效应,这是由于企业只要凭借既有的技术优势就能够实现更多的市场份额,从而技术创新动力不大,对本国技术进步影响较小。二是吸收能力问题,技术外溢不仅取决于获得技术的途径也取决于吸收技术的能力,的研发投入不足,导致自身吸收消化再创新能力不够高,会影响反向技术溢出的效果。三是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行业结构和区位分布不尽合理,在行业结构上,对外投资侧重于技术水平低。附加值低的劳动密集型加工业,对高新技术产业和高端制造业的投资偏低;在区位上,对外投资过度集中于亚洲和拉丁美洲等少数新兴经济体和其他发展中国家,但对我们能从中学习到先进技术的发达国家投资却较少,这一现实使得对外直接投资无法获取更多的先进技术,无法借此加快的技术进步。

从回归结果中我们看到,研发投入对技术进步的促进作用高于对外直接投资,所以虽然在开放经济条件下,可以通过对外直接投资来获得国外技术,但自主研发始终是提高技术水平以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源泉。应提升对外直接投资的水平与层次,加强政府宏观政策的支持,加快引进国外技术的步伐,从而增强国内自主创新能力,实现整体技术水平的提升。

表3是分地区的技术进步效应回归结果。在实际国内生产总值和人力资本对技术进步的影响方面,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没有什么显著差异,但是在研发投入上,中西部地区的作用更为明显,说明加强中西部地区研发投入的必要性。对外直接投资在东部地区通过10百分号显著性水平,显示出正向效应,但是中西部地区回归系数为负,结果不显著,说明对外直接投资对中国技术进步的促进作用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这是因为东部地区经济发展程度较高,技术水平和吸收能力较强,在对外直接投资过程中倾向于获取技术含量较高的技术,通过对外直接投资会对当地技术进步产生正面效应。然而,中西部省份由于经济发展水平。劳动者素质。研发投入等没能跨越引发对外投资逆向技术溢出的门槛值,对外投资还不能显著提升当地的技术水平。

为了实现对外直接投资的逆向技术外溢,应该针对东。中。西地区采取差异化措施,对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研发能力较强的东部地区应加大技术获取型的对外投资比重,同时增加对技术发达国家的对外投资力度,通过多种形式的投资吸收海外的研发资源。对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研发能力较弱的中西部地区应以增强其技术吸收能力为主,例如增加教育投入和研发投入。完善金融体制等,加快其跨越技术溢出的门槛值,促进对外直接投资的逆向技术溢出效应的发挥。

四。结论

本文在回顾已有研究文献的基础上,创新性地从对外直接投资的动因出发,阐释了其对技术进步的影响机理,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实证研究,发现对外直接投资对技术进步能产生反向溢出效应,但促进作用尚不显著,并且对外直接投资的技术进步效应存在显著的区域差异。上文分析,我们得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首先,加快走出去“战略的实施,要求政府创新思路,发挥政策的引导和促进作用,从制度保障体系。监管调控体系。金融支持体系以及市场服务体系几方面入手进行改革,促进多元化和多格局的对外直接投资体系建设。其次,东。中。西部地区在认真落实国家对外投资促进策略的同时,应该结合本区域的实际情况,制定相适宜的对外直接投资发展策略。

对外直接投资母国技术进步效应的机理分析与实证研究

對外直接投资母國技术进步效應的机理分析与实证研究【3597字】:http://www.youerw.com/kuaiji/lunwen_124869.html
------分隔线----------------------------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