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论文范文课程设计实践报告法律论文英语论文教学论文医学论文农学论文艺术论文行政论文管理论文计算机安全
您现在的位置: 毕业论文 >> 法律论文 >> 正文

中国近代宪制发生学的范式

更新时间:2015-10-13:  来源:毕业论文

中国近代宪制发生学的范式
  在“前现代政治”中,公权力往往被认为是一种超法律的存在,其不仅不受任何法律的拘束,反而成为一切法律的根源。宪法--无论是分散式的宪法性法律(如英国宪法),还是集中式的成文宪法典(如美国宪法)--则成为了“现代政治”的重要标志。因为,宪法是关于公权力的法律性描述,它把公权力纳入了法律的范畴,在法律的意义中重构了公权力的概念及其组织原理,公权力成为了一种法律(而非仅仅是事实)的存在。在19世纪中叶,中国被卷入世界政治体系,从而也逐步进入一个所谓“早期现代”①(early modern)的历史性阶段,而宪法则成为了“早期现代”的必然追求,1906年的《宣布预备立宪谕》②是其发端,两年后的《钦定宪法大纲》则是中国近代第一部宪法性文件。

  一、西方的宪制发生学

  在《钦定宪法大纲》颁布后,在中国近代史中还先后形成了一系列的宪法文本,其中较为重要者有 :《宪法重大信条十九条》(1911年)、《临时政府组织大纲》(1911年)、《临时约法》(1912年)、《清帝逊位诏书》(1912年)、《天坛宪草》(1913年)、《中华民国约法》(1914年)、《中华民国宪法》(1923年)、《国宪草案》(1925年)、《训政时期约法》(1931年)、《五五宪草》(1936年)、《期成宪草》(1940年)与《中华民国宪法》(1946年)。它们大多有着明显的域外背景:《钦定宪法大纲》完全模仿自日本《明治宪法》,固不必论。《宪法重大信条十九条》则是在保持君主制的前提下,转向了英国模式。辛亥革命时期,独立省份则以美国为模仿对象,从革命的模式(“分离-联合”),到宪制的架构(《临时政府组织大纲》),都完全是美国式的。[1]53南北议和时期,则又转为法国宪制模式,《临时约法》是其结果,《天坛宪草》则为其延续。

  在推翻偏颇的天坛制宪后,袁世凯又尝试了德国模式的君宪政体。袁氏称帝失败后,民初政治失去了其轴心,进入了一个极端分离主义的“后袁世凯时期”,其间北京政府曾重拾美国“费府会议”的经验,并形成了民国第一部正式宪法 :1923年的《中华民国宪法》。然而,这部带有明显美国式联邦主义色调的宪法很快被废弃,取而代之的是俄国苏文埃政党政治的兴起。中国国民党改组后,其向往的宪制结构有着浓郁的俄国气息,北伐胜利后,这种俄国模式从广州一隅蔓延至全国范围。但国民党政府的制宪亦迁延甚久,自1932年四届三中全会决议制宪以后,1946年才得以颁布宪法,该宪法被宣布将于1947年12月25日起施行,结果1948年的《动员戡乱时期临时条款》即将其冻结。故上述诸多宪制试验,最终莫不以失败而告终,这些充分参酌域外制宪经验的宪法文本都未获得持久的规范性效力。其缘由何在?在思考此问题前,必须先行审视西方“早期现代”的宪制发生学问题,它构成了讨论此问题的前提条件,同时亦为其提供了重要的借鉴价值。

  目前关于西方宪法(史)的研究,主要停留在规范主义与判例主义的层面,前者强调有关宪法的研究,应严格依据“法教义学”的方法,对其作逻辑与概念的文本解释,超出文本以外的东西,都是“非法学”或“前法学”的问题 ;后者则认为最有价值的研究,是职业主义的判例研究,除此以外,皆非真实的法学问题。上述宪法学研究范式的重要性,自不待言,但它们皆秉持司法者的视角,未能从立法者的方面展开关于宪制发生学的论述。而政治宪法学则突破了上述范式的拘束,其中特别值得注意者,是高全喜教授撰写的三篇学术论文 :《战争、革命与宪法》《心灵、宗教与宪法》《财富、财产权与宪法》,①它们勾勒出了西方宪制发生学的主脉,极具启发意义。《战争、革命与宪法》论证了在西方“早期现代”中,呈现的一条重要线索 :宗教战争-民族国家战争-人民战争(革命)-现代国家。在此主线中,战争的主体以及战争的性质与目的,随着阶段的递进,发生着重要的变化,从而使得战争具有了宪法学意义。《心灵、宗教与宪法》论证了祭祀在古典社会中的宪制意义,中世纪神权意义上的个人平等的宪制意义,宗教改革对现代政治正当性与基本宪法结构的重构(特别是信仰从义务向权利的转变)以及基督教精神传统在现代政治中的超验价值(按 :此种精神亦超越于作为“现代政治神学”的人民主权理论,从而为宪法提供了“高级法”背景)。《财富、财产权与宪法》则论证了财产权制度是现代宪制的动力机制,以及现代财产权的起源(其起源于自然权利论而非古罗马的民法)。

  高全喜教授所论之西方“早期现代”的宪制发生学理论极具诠释意义,如何理解这种发生学理路呢(特别是几条线索之间的关系)?应该指出的是,“战争-革命”、“心灵-宗教”与“财富-财产权”并非一种平行、并列的关系。“心灵-宗教”引发的宗教改革对于西方宪制史具有极其重要的推动意义,“财富-财产权”亦是如此,它不仅涉及个体之间的财产权保护问题,更涉及个体与国家之间“无代表则不纳税”的西方代议制结构问题。芬纳(Finer)教授在其巨着《统治史》中指出财产权的宪制意义,其谓:“在英国,大宪章、贵族战争和1642年的内战 ;在法国,16世纪的贵族叛乱、投石党叛乱,最后是1789年的大革命;在西班牙,荷兰人、加泰罗尼亚人和葡萄牙人的叛乱,所有这些都是例证。美国革命也不例外,它是以反对征税开始的。”[2]469故“心灵-宗教”、“财富-财产权”构成了宪制史的核心主题,而“战争-革命”则是上述主题的载体,或者说,它们是“战争-革命”的动力因,“战争-革命”则是它们的呈现方式与过程。正是在“战争-革命”的推进中,“心灵-宗教”、“财富-财产权”得以淋漓尽致地展开,它们与“战争-革命”相互交织,共同构成了西方宪制史的宏大叙事。

  另外,有必要补充的是,除财产权与宗教信仰自由外,人身权也是宪制史的重要主题,它与财产权与宗教信仰自由一起构成了宪法基本权利谱系的核心。从西方宪制史来看,刑法改革往往是宪制改革的先声,故与人身权有着密切关联的“罪刑法定”就不仅仅具有刑法学意义,而且考虑到刑法的公法特性,它在最为深微处,必然蕴藏着重要的宪法意义。其宪法意义即在于控制政府最为激烈的公权力 :刑罚权。

  ①在前现代政治中,刑罚权是一种颇为泛化的权力方式,其影响范围非常广泛,故“罪刑法定”的确立有着某种划时代的标志性作用。自英国的《自由大宪章》与法国的《人权宣言》在制度上揭橥“罪刑法定”的原理以降,各国刑法与宪法皆奉其为法律的基本原则,贝卡利亚(Beccaria)在《论犯罪与刑罚》中对其更是做了细腻的理论阐述。

  二、何者为中国近代宪制发生学的主题

  在前文中,已经呈现了政治宪法学对西方宪制发生学的诠释 :以“战争-革命”为核心,交织以人身权、财产权与宗教信仰自由的宪制主题,西方完成了“早期现代”的政治转型。这种诠释同样适用于中国近代宪法史,“战争-革命”不仅是西方“早期现代”的重要主题,它也关乎中国现代宪制的发生学。鸦片战争揭开了中国由“前现代”向“现代”转型的历史进程,其他重要的战争有 :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辛亥革命、北伐战争以及解放战争等等。高全喜教授且将“战争”(以及“条约”)划分为三个阶段,其中的历史性节点为 :(1)甲午战争以及《马关条约》;(2)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以及《辛丑条约》。

  甲午以前为第一阶段,甲午与辛丑之间为第二阶段,辛丑之后为第三阶段。此种划分颇具启发意义 :在第一阶段,中国对西方的认知尚处在器物层面,故可略去不论。开启第二阶段的甲午战争则具有重要的宪制意义,它直接促成戊戌变法,其为宪制变革的前奏,戊戌变法虽然冠以“改良”之名,但它无异于另一种形式的革命,它在中国近代“战争-革命”的叙事中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引起第三阶段的庚子事变,则导致中国在事实上形成了一种国际共管的情势,其几乎不再具有主权国家的意义,而清政府则成为列国在华利益的总代理人。故革命党人将北京政府目为满洲人与其他夷人(西夷)共据者,他们的革命则是要“驱除鞑虏,恢复中华”.http://www.youerw.com/

  虽然“战争-革命”在中国近代宪制史上有着深刻的诠释意义,但“人身权”“财产权”与“宗教信仰自由”却未必是中国宪制史的原动力。关于人身权,1911年颁布的《大清新刑律》(又名《钦定大清刑律》)第十条规定“法律无正条者,不问何种行为不为罪。”该法未及施行,清室覆灭,1912年民国政府乃将其修订为《中华民国暂行新刑律》,但其第十条未作任何变更。其后,在诸多宪法文献中,人身权更是被确立为最为基本的宪法权利,并得到反复叙述。不过,文本上的铺陈,并不意味着其为法律意义上的现实。在中国近代史中,充斥着的是各种“就地处决,勿论”的政治命令,其直接凌驾于刑法、宪法之上。故胡适在1929年的《人权与约法》中尤称该时代“人权被剥夺几乎没有丝毫剩余”[3]524.如此看来,中国近代各种关于人身权的宪法规范,不过徒具文而已。因为,无论是清季的修律,还是其后的各种宪法性表述②,都只是为了应付西方列强的责难,而模仿西方的立法结构而已,它并不是中国近代原生的制度性诉求,不仅人身权如此,财产权与宗教信仰自由亦不例外。

中国近代宪制发生学的范式下载如图片无法显示或论文不完整,请联系qq752018766
设为首页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youerw.com 优文论文网 严禁转载
如果本毕业论文网损害了您的利益或者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一定会及时改正。